林庭机听了点点头,却没有贸然相信,又问了几句林延潮书里的关窍,见林延潮举一答十,方知此书确实林延潮所作,顿时心中对这少年十分欣赏。
林庭机问道:“那你如何借老夫的名声?”
林延潮道:“老先生乃当今治尚书的名家。若是老先生肯点校署名此书,那么别人就会信服了。”
林庭机听了不由莞尔道:“老夫谈不上位极人臣,可也身居庙堂几十年,在桑梓也算薄有名声,可谓是敝帚千金,你凭什么要老夫将名声借给你?”
林延潮毫不犹豫地道:“故而晚生才向老先生相求。”
林庭机本以为对方会说一番道理,但没料到这年轻人,却是一片陈恳地请求,于是不语,思考了起来。
对方不说,林延潮也不问,对方身居高位经过多年岁月锤炼后,肯定越发谨慎。要想用言辞打动这样的人物很难,故而坦诚相告才是最好的。
林庭机沉默良久,山间薄雾萦绕,溪水上的石碓呜咽有声。
远处稻田边的农人已是早起挑水灌园,村落里好一片鸡犬相闻之声,令林延潮仿佛回到了住在洪山村的时候。
两人静默了一阵。
林庭机问道:“你可知你此书一出,士林间会如何评价?”
林延潮道:“要么落水无声,要么起轩然大波吧。”
林庭机道:“是啊,若是此书,你能让他人信服,那么此后天下治尚书的士子,手旁必放上你一本尚书古文注疏。”
换了旁人听了这话会激动不已,但林延潮却谨慎地,抓住林庭机的话问道:“那么依老先生的话,如果别人不信服呢?”
林庭机道:“为人耻笑,沦为笑柄,功名之路也会受损。”
林庭机见林延潮却松了口气笑着道:“为何是这番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