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页

众所周知,自俺答封贡后,有了这贸易渠道,蒙古右翼与大明有了几十年的和平。但蒙古左翼没有,蒙古大汗土蛮汗,为强迫大明开放互市渠道,仍与大明处于交战状态。

至于朵颜部,则是属于蒙古左翼,要听从土蛮汗的调遣。

朵颜部的位置就很尴尬了,朵颜部名义上是大明的臣属。大明皇帝授予朵颜部首领朵颜卫印,作为他统帅朵颜部的凭证。同时朝廷在辽东,对朵颜部网开一面,开放马市互易。

而朵颜部这边又听从土蛮汗的诏令。

眼下朝廷在辽东与蒙古左翼正大军对峙呢,故而说此刻朵颜部而言,真是十分为难。

所以马译官他们说林延潮这一番是白费功夫呢。

第0562章 朝贡仪

马译官他们说这番话,也是出自肺腑,林延潮自然听得出来。

诚然林延潮,也觉得马译官他们说得有道理,若是朵颜部本对大明就坏有不臣之心,那么林延潮这篇国书写得再好,也有什么用呢?

真的只是白费功夫,徒然抛媚眼给瞎子看。

三人说完,林延潮笑了笑道:“几位言之有理,正因为如此,故而朝廷对朵颜部可是丝毫怠慢不得,我写这国书,不为了自己升官,而是为了述我上邦之礼,让陛下的善意,如数转达给朵颜部首领,至于朵颜部上下如何看,不在我考量之内。”

马译官见林延潮这么说,不由敬佩。

最早倭给大隋的国书,写日出之处天子致书,日落之处天子无恙。

隋炀帝看了大怒,朕是天子,你也配称天子吗?给朕滚回老家去。

后来倭国外交使节学聪明了,翻译给隋朝的国书里自称臣,再将隋朝的国书给自己家老板看的而称天子。

两国使节对此心照不宣,大家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了。因此有了这一套,起草国书的大臣,都是力争将己方的国书,能写多漂亮,就多漂亮,取悦天子用的,至于译书写得如何,大家就不讲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