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管家将事功刊买来,李三才随意一扫但见刊纸所用平平,印刷的字体也是当时士大夫不屑的宋体字。
宋体字毫无美感可言,只有计较成本的书贩才会用宋体字。而真正学问大家务求精美,都请善于书法的名匠刻工来制书的。
李三才不由眉头一皱问:“此刊作价几何?”
管家在旁笑着道:“回老爷的话,不贵,只要三分五厘。”
李三才道了一声难怪同时心道,时人著书生怕别人不知他用心良苦,故而在纸张上刻工上考究,所卖都不便宜。
但林延潮此刊卖三分五厘,不说官员士子,就是贩夫走卒也是买的起,也就相当京城里一名摊贩半日的工钱。如此廉价就能买到“经世致用”之言,未免来得太容易了点,不合经不可轻授,法不可轻传之道,实在是会被读书人小看的。
李三才摇了摇头,见事功刊不过七页之数,刊头“事功刊”三个大字。
这三个大字倒不马虎,并非是宋体字,而是请名家题的。李三才看一眼下面小字“资善大夫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申时行题”。
这,李三才顿时说不出话来。
请一名内阁大学士题刊头,真好大的手笔,这可不是一般民间书刊所能做到的。
然后李三才目光往下,他本以为下面是正文了,但没料到却是……
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傅兼太子太师礼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张居正贺……
光祿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张四维贺……
资德大夫刑部尚书严清贺……
嘉议大夫詹事府詹事兼翰林院侍读许国贺……
通议大夫吏部侍郎兼侍读学士余有丁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