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页

但申九听林延潮说要事功,为老百姓做一番事后,却是有了改观。尽管他认为居于庙堂之上,林延潮更能安天下苍生,任一方亲民官格局似小了点。

但申九还是为林延潮言辞所动,决定替他在申时行面前说一番。

说完话,一旁下人禀告说叶向高,翁正春他们求见。

林延潮忽然想起叶向高,翁正春都是青史留名的人物,至于陈应龙,林材也非池中之辈,不是那等来考场三日游的。

若他们金榜题名,庶吉士馆选,分配何处任官,或者落榜后想要留京读书,入太学,吏部侯缺都要有人帮忙。

若林延潮在京时,自不在话下,只是明日他就要离京了。

卢义诚虽升作大理寺评事,但他与叶向高他们不过泛泛之交,不会热心帮忙的。

所以林延潮想来想去唯有拜托申九了。

而且据林延潮所知申九能帮的忙,不止这么点。

林延潮对申九道:“申兄,我离京后,若有人说是我家乡同窗上门找恩师帮忙,还请申兄也替我照拂一二。”

照拂二字林延潮微微加重了语气,申九知林延潮言下之意,他的同乡赴京赶考,自也有拜托他通关节的意思。

申九肃然道:“会试乃国家论才大典,其他的你与阁老都好说,但这个忙却不能帮。”

林延潮笑道:“申兄据我所知首辅的二公子,恩师的大公子,还有朱国祚,这一次都是应试举子……我也知恩师公正严明,副主考人选申兄总可相告吧。”

林延潮这话言下之意,会试之绝对公正,不通私情也只是说说而已。

笔者按,历史上万历十一年会试,申时行的长子申用懋,张四维的次子张甲征都不会在这一科金榜题名,朱国祚甚至中了状元(朱国祚从小养在申时行家里,与他几个儿子结伴读书)。

有时通关节,不是让自己挤下别人上榜,而是避免考中后,被别人踩下榜。万历八年时要不是申时行强行搜落卷,林延潮早名落孙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