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1页

夏朝时,天子自居天命。

夏桀对百姓说,我受命于天,就如同天上的太阳,你们说我要灭亡,就如同太阳会消失吗?

然后老百姓却言,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

汤灭夏,证明了天命并不可靠,夏王以天命为治统,最后仍是灭亡了。

到了商朝信巫,以人畜献祭,商王既是巫,也是王,但最后仍为周所灭。

周灭商后,周王也怀疑自己是否能克承天命。

周以夏自居,所以也继承了天命之说,为了解释皇朝更替,所以才有了‘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之言。

皇天没有亲戚,只承认有德者为天子,民心没有一直拥护哪个皇帝,只是感激给予他们恩惠的人。

故而这天子之位,惟有德者居之!

这周朝对于治统的解释,比夏商更近了一步。

从崇拜天命,献祭迷信到了以人为本,以德为治,尊民意为神。

当然说是这么说,做能不能做到,就另外回事了。但孔子继承周公道统,将此作为儒家的思想。

所以萧良有这一封奏疏,顿时引起了满朝官员,以及读书人的议论。

此文文章华美,立意高远,不少读书人读来不由击节叫好,万历八年殿试林延潮三元及第,与他同科的进士们相较之下都显得暗淡无光。

若非萧良有这文章一出,众人都不知道当年榜眼也是如此的才华出众。

不少官员士民对于萧良有的奏疏都是打心底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