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4页

却见李沂满脸都是泥沙,口中犹自念道,臣恳请陛下明鉴!

陛下明鉴!

陛下明鉴!

“拿布堵起嘴来!”

李沂被拿之事,顿时惊动了六科廊的言官们。

吏科都给事中杨东明,户科都给事中耿随龙,兵科都给事中徐成楚等人都是大惊,然后召集了几十位言官前往内阁求情。

而此刻首辅赵志皋(正好)头疼不能理事,现在阁内唯有次辅张位,三辅沈一贯二人主事。

面对逼来的言官,次辅张位,三辅沈一贯皆如临大敌。

吏科都给事中杨明东,万历八年进士,归德人士,理学名家。

他与吕坤,沈鲤都是当今朝堂清流中极有声望的人物,历史上河南大饥,杨东明不惜犯节上饥民图,其中一图‘一家老小七人逃荒,入一林内不能进,商量将十五岁的女儿卖去,女儿挽娘衣哭不忍舍。一家人又商议将儿与儿媳卖去,儿与儿媳跪下痛哭不肯去,最后一家抱头痛哭齐于树上自缢,只余下二岁小孩在林中痛哭’。

此图一上后,天子惊恐惶惧,当即下令开仓赈济,挽救了不少灾民性命。

面对众人指责,张位道:“上意震怒,如之奈何?”

杨明东奏道:“自古惟有大逆则有打问之旨,今岂可加之言官,还请阁老做主,先停廷杖。”

“这……”张位犹豫道。

沈一贯出声道:“当年上谏后,权相之事已多年无人提及,李沂明知此言引动天怒,仍执意上奏,我等纵有心保之但也是有心无力。”

正所谓微言大义。

沈一贯的话乍听起来没什么,但一个‘权相’之事已是将事情给定性了。当然张居正当年势大时候,沈一贯是出面数度反对过的,称得上是前后一致。至于李沂替权相翻案,再有理由沈一贯也没有必要要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