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2页

大唐帝国的官员任命安排,讲究的是专业。

比如说商部和农部这两个机构的大臣们,往往都是地方官员出身。

同时法务部等司法部门的官员,也都是司法机构出身。

帝国很少会把一个司法官员调到地方负责政务的。

而海外领地的官员任命上,几个地区督办一般都是外务部出身,协办的话,往往又是其他部门出身,而寻常各州官员倒是比较正常。

这都是帝国官场上的明面规则了,这种安排一方面是为了给搞外交的官员一个往上爬的路子以及过渡期,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处理海外领地的事务。

毕竟海外领地的官员,如果只是普通官员也就算了,但是督办各地区事务的大臣,那可是还要肩负外交事务的,和土著打交道也是他们的工作之一。

毕竟工作性质和在帝国本土担任巡抚有极大的区别,如果是那些擅长工商吏治出身的传统官员,是很难胜任这种督办职务的。

最好得有外交工作经历。

董立群对自己的任命已经算是比较满意的了,虽然这一去红海就是万里之遥,而且红海那边的条件肯定会非常的艰苦。

但是和升官比起来,这些都不算什么。

刚接到任命,他就是直接乘坐了高速客运前往红海了。

第1889章 移民红海

锡兰岛码头上,董立群站在头等舱甲板上,看着边上同样缓缓进港的北冰洋号,想着如果不是时间这么赶的话,他也就不用乘坐这艘只有四千多吨的客轮了,而是可以乘坐太平洋航运公司的跨洋航班里的万吨客轮了。

当代大唐人前往海外的时候,尤其是跨洋航行的话一般都是首先那些万吨客轮。

有钱乘坐二等舱、头等舱,普通人则是乘坐三等舱,纵然船票的价格要比普通的客轮贵上不少,但是旅行的舒适性却是好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