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页

越是可怜无助的妇女,就越将儿子视为依靠,仿佛没了儿子就没法活。

在弘扬孝道的时代里,她对儿子有影响力,可以指挥儿子去做什么,不做什么。

贵戚女子也是一样,只是贵戚之间婚姻象征意义更大,所以贵戚女子反而不怎么依赖子嗣,协调娘家、夫家的和睦,才是本职所在。

而身处高位,有资源、空间去发展自己的事业,拥有属于自己的影响力。

摸着良心想一想,关姬需要这个儿子做回报?

不需要,哪怕没有生育能力,她的地位也无可撼动,只有她馈赠子孙的份儿。

给了儿子生命,再给种种一切……完全是在付出,偏偏这个小东西一整天不让人省心,连睡觉都难得安稳……真的不是很讨喜。

与其天天带着这个扰人清净的小家伙,还不如留在丹阳邑交给乳娘抚养。

同在一个世界,可人和人是不一样,家庭和家庭是不一样的。

田信已经可以确认,如果以后真有某个儿子触及底线,自己做得出大义灭亲之事。

权力、资源就握在自己手里,不需要儿子帮忙做什么……准确来说,辛苦创业时能帮忙的儿子,跟创业后生出来的儿子,是两种儿子。

不是自己无情,而是身处高位,不需要自己有情。

感情相互发展是一种互动,不需要自己付出感情,今后的儿子们自会围绕着自己尽孝、努力。既然如此,有限的感情更应该作为一种奖励,有选择的付出。

按现在价值观念,自己养几十个妾媵婢女,在关姬眼里就跟养几十个纸片人一样。

一样的,纸片人是没人权的,不仅要伺候自己,还要伺候关姬,惹关姬不高兴,撕了就撕了。

豢养大规模的妾媵,也算是两汉的特点,是权贵、豪强夸耀自身地位的点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