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页

赵云转身背对承光殿,仰头看湛蓝的苍穹。

怪谁?

怪太过放纵天子近臣,如果这帮家伙早点警醒,还是东宫当值时把皇帝盯紧一点,哪里会有现在的灭顶之灾?

甚至手段狠辣一点,也能消弭祸事……真把事情做了,难道大将军还会追究到底?

还不是不想冒风险?一步步忍让,退让,直到退无可退,奋起一搏,然后就是满盘皆输。

如果是丞相在朝中担任执宰,也能强力约束天子近臣,自能避免这类事情发生。

可执宰是大将军,对丞相又有些尊重,所以没怎么管束天子近臣……然后这些人有了错误的感觉,仿佛没人敢动他们一样。

大将军的严厉、孤傲,终究是一种掩饰;本质上来说,大将军是个内敛、矜持的人。

偏偏,天子近臣将大将军对丞相的尊重,理解成了大将军对皇帝的尊重;进而将对他们的放纵,错误的理解成了对他们的退让。

种种因素叠加在一起,酝酿了今日的祸端。

赵云久久无语,看着两副裹尸担架从面前经过,也只是一叹。

第五百九十八章 合适的人选

大将军府,关羽长吁短叹不已。

自己不想做一个跋扈将军,放松了对天子、天子近臣的监管,然后就出现了现在的事情。

“曹孟德昔日之事,我今蹈之。”

关羽对着妻子发出一声长叹,很是无力的样子,明明不想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