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始,小舒燕升入二年级,新的一年级学生就要入学了。刚开设的星桥小学的学生将一年比一年多,店门口的客流量也会一年比一年大。
舒晏一口气签了三年的合同,最起码在房租这方面她不吃亏。
租好店铺后对舒晏来说最好的影响,就是她可以多雇几个员工了。
有员工帮她做事,她就能多准备一些小吃来卖,不必像现在这样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租好的店铺舒晏也要简单装修一番,她不必再请别的装修队,直接让现在给新房装修的装修队继续装修店铺就行。
店铺在装修期间,舒晏就将招聘启事贴在玻璃门上。
又要开店招人了,舒晏突然想起阿燕面馆的老员工们。
她还欠着每人一个大红包呢。
阿燕面馆里的老员工都是阿姨们,二十年后四五十岁,算起来如今也都有二三十岁,肯定都在工作了。
舒晏心中升起这个念头后,就再熄灭不下去。白天心里想,晚上又梦见。
舒晏索性跑了一趟宜城!
尽管她知道希望极其渺茫,但还是去莲花路那一片贴了很多招聘启事。
舒晏只知道阿燕面馆的老员工们,二十年后家都住在阿燕面馆附近。但是舒晏不知道这二十年间她们有没有搬过家。
何况阿燕面馆的位置现在还是一片荒地呢,她只能避开那片荒地,在远一些的地方贴招聘启事。
舒晏也在附近打听了一番,可惜她并不知道老员工具体的家庭住址,说是附近,可是二十年后人们生活半径都大,横竖十条街都叫附近,横竖十条街上又有多少户人家?
舒晏打听了好半天,一点线索也没得到,只能放弃了。
她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多贴几张招聘启事,贴满这一片的大街小巷。
为此,舒晏还挨了不少骂。
倒不是因为破坏市容市貌,现在还不大管这个。
而是因为,虽然舒晏在招聘启事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她的新店地址,但是很多人根本没有仔细看。
看到招工,就拨打舒晏的手机号。
听到舒晏告诉他们自己的店不在宜城,而是在省会南城时,顿时对着电话一通骂。
“神经病啊!南城的饭店招工,招聘启事贴到宜城来!”
舒晏对此只能苦笑。是她冲动了,明明知道不可能却还是想试一试。
哪里就那么巧?阿燕面馆的五个老员工恰巧能看到招聘启事,还恰巧此时找想找工作,打电话找过来。
几天后,一道虚弱的声音拨通了舒晏的手机,“喂?我看到你们饭店在招工……”
舒晏早已习惯了这样的对答,立刻说道,“我们饭店在南城。”
电话对面明显愣了一下,“啊?南城啊……”
又是一个没有看清店铺地址的,舒晏已经准备挂电话了。
按下挂断键的前一瞬,舒晏听到电话对面开口了,“……南城也行,包吃包住就行。”
突然间,舒晏觉得电话对面的声音有点熟悉!
和阿燕面馆老员工田姐的声音很像!
假如田姐年轻上二十岁,差不多就是这样的声音吧?
舒晏的心脏扑通扑通地跳起来,“……请问你叫什么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