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页

早知道,当年就不该把他从日本接出来啊!

虽然知道了真相,但是郑芝龙还是不能反抗,因为朱慈烺不是要撤泉州的藩,只是要换一个藩主,而且还是让郑芝龙的世子郑森上台——对于整个郑氏集团而言,以郑森代替郑芝龙的利益很明显,一是确立了东宁藩镇的节度使世袭;二是拉近了郑家藩镇和朝廷的关系,郑森可是大师兄啊!

由郑森当藩主,郑家上下都能安心发财了……

所以连郑芝龙的那几个亲兄弟和堂兄弟,都不会在这场父子之争中站在郑芝龙一边,郑芝龙还搞什么呀?

“老泰山,”朱慈烺脸上的阴沉已经一扫而光,换上了温和的笑容,“户部一职,你来担当是最合适的……而东宁节度使,由大师兄来当也最合适了,因为朕最信任的就是大师兄了!”

郑芝龙听了这话,心头就是一抖。最信任郑森……也就是说不大相信自己这个岳父老泰山了!

所以才要用更可靠的郑森来替代自己掌控泉台和郑家水师。

“臣,臣愿意接掌户部,可是臣,臣是武夫和商人,不是文官……”郑芝龙吞吞吐吐的,还是不大情愿,“只怕惹人非议啊!”

这个套可真是没说的了!郑芝龙的军队、地盘都被大孝子郑森拿走了,自己还得去帮好女婿朱慈烺填户部的无底洞!

“老泰山不必担心,”朱慈烺道,“吴襄也是武人,兵部不是干得好好的?也没人非议啊!”

那能一样吗?郑芝龙心说:兵部本就是管兵事的,现在又是大争之世,用个武人还是挺合适的。可户部一向是文官的地盘啊!

“而且,”朱慈烺顿了顿,“而且朕很快就要改革大学士制……大学士应该去做学问,不应该当阁臣。”

其实明朝的大学士并不管学问的事儿,一开始就是皇帝的顾问,后来渐渐又取得了为皇帝起草诏令的权力,这才成为了辅臣。

但是朱慈烺现在已经恢复了丞相制,草拟诏令的工作也归了翰林院,大学士就成了个可有可无的名号。

不过这并不是朱慈烺改革大学士制的原因,朱慈烺要改革大学士制的目的,其实是为了促进儒学进步。

“臣,臣可以当户部尚书,”郑芝龙没辙了,“可是臣有许多幕僚和管事,靠着他们,臣才能经营泉台,运作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