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天后,台湾e出版社。
清晨,主编樊华成进入公司后,又像前两天一样,特意经过收稿编辑莹莹那里,作为一个收稿编辑,莹莹自然不可能比樊华成这个主编来得还晚。
“何莹啊!那个文丑还没有找你谈签约的事吗?”
这样的问题,樊华成从两天前开始,每天都早晚都会过来问一次,和c出版社的主编老张年近花甲不同,樊华成是子承父业,今年才32岁,既是这家出版社的主编,也是这里的老板,这家小出版社就是他父亲留给他的产业。
何莹赶紧站起来,拘谨地摇摇头,答道:“还没有,樊总!”
“哦!”
又得到否定的答案,樊华成有些失望地离开,去他自己的办公室。
办公室里,他的私人秘书夏小姐正在整理文件,其中一份文件,正是上个月的财务报表,见樊华成进来,就把这张表递给他。
樊华成接过报表,只是扫了一眼,就随手扔在办公桌上,神情有些烦躁,他父亲留给他的这家小出版社,一直处于亏本经营。
不是樊华成对这家出版社没用心,如果不是他一直在努力经营,这家出版社恐怕早就倒闭了。
只是,很多时候,想做好一件事情,并不是努力用心就够的。
台湾地域本来就并不广大,大大小小的出版社却有近三千家,其中不乏那些具有官方背景的国字号出版社,民营的也有许多规模远在他这家出版社之上的。
写实体书的名家,早就被那些国字号出版社,和大型民营出版机构瓜分得一干二净,剩下那些稍微有些名气的,也差不多都签了那些知名的大出版社,像他这样的小出版社,也就只能在一大批新作者中淘金,运气好,能遇上一两个有点才气的,出版后,也能小赚一笔,运气不好,找不到有些新意的作品,出版社又不能闲着不出书,便只能从侏儒里面选高个,虽然出版后,铁定亏本,但总比出版社闲着不出书,完全自讨腰包付人员工资的好。
类似的困境,台湾这边很多小出版社都存在。
几天前,何莹收到一份署名文丑的稿件,当时,何莹也没当回事,只是按照惯例把那份稿件传给了一名初审编辑。
结果,当天下午死水一般的办公区里,那名初审编辑忽然激动的站了起来,神情兴奋地跑来向樊华成报告,说收到一篇非常精彩的稿件,还告诉樊华成,他刚才已经上网查过了,那个文丑并不是无名之辈,这两年在台湾市场上出版社的三本小说,一本比一本的销量高,上半年那本《三国大军阀》单集销量最高的时候,甚至一度登上过畅销小说榜第九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