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页

随着时间的流失,陈然依然还未动手,四周的人群经过一阵骚动之后,也逐渐的安静了下来,既然陈然都不急,他们急个啥啊,由此,他们也不看陈然了,干脆把注意力集中在了其他人身上。

虽然场上有十三位选手,但观众们的目光重点也只是放在了那几个人身上,剩下的一些选手,不管动作还是神态,尽管都很认真,但却只是中规中矩的,没有多大的亮点,如果硬是要说有亮点的话,那就是他们的动作很熟练,可见刀法有几年的功夫。

赛场上,最引人注意的也就属陆天明了,此刻陆天明的状态不错,他已经完全的沉浸在了他的雕玉之中,正如陈然所想象,在他陆家之中,的确也有古代的雕玉之法流传了下来。

陆家的老祖身为宫廷玉雕师,自然雕工一流。

何谓宫廷玉雕师?宫廷玉雕师也就是专门为皇帝嫔妃等雕玉的一群人,他们雕工了得,地位非凡,一般来说,宫廷玉雕师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当时那个时代玉雕技术的巅峰,由此可见,既然陆家的老祖能成为乾隆时期的宫廷玉雕师,那么其自身的雕工自然不用说。

而经过几百年的流传,陆家的雕工也早就自成一派,形成自己的风格了,其家传的皇家锦字雕刻之法,雕刻出来的玉器,造型整齐对称,带有独有的皇家气派,极受玉雕爱好者的喜爱。

陆天明练习家传雕刻之法,并没有陈然想象的八九年时间,实际上,只有四年不到的时间,这却是因为早些年的时候,他并不喜欢雕玉。

练习雕玉之法,无疑是极为枯燥的,在那个时候,别说他不喜欢雕玉了,就是喜欢,以他当时的性格,也沉不住气来,但后来陆道森给他说了一件陆家的家事,为了达到那个目的,他只能强迫着自己练习起来,他天赋还算不错,虽然只练习了三四年时间,但已经小有成就。

此刻雕刻着玉器的陆天明感觉十分好,他很满意这种状态,不单单是他很满意,看到这一幕的陆道森也很满意,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除了陆天明比较吸引人之外,另一个吸引人的也就是李保平了,事实上,李保平的雕工一点也不吸引人,因为他使用的赫然是玉雕界鼎鼎大名的庖丁解牛刀法。

正所谓,庖丁解牛寻窍门,三年苦练刀法神。迎刃而解是结果,成功全靠一字勤。庖丁解牛刀法起初实际上并不是雕刻之术,而是多用于厨子做菜,不过后来渐渐的,还用于木雕,石雕,最后也就成为了玉雕雕刻之术的一种。

吸引人的注意的不是李保平的雕刻之法,而是李保平的神态和动作,此刻的李保平目光清朗而坚定,直视着正前方,带着一股无畏的气势,握着雕刻刀的右手仿佛承载了全身的重量似的,一刀又一刀的雕刻在了玉石料子上,每一刀都仿佛一记重锤,带着无比沉重的感觉,敲击在观众们的心中,以至于观众们看着看着,就不禁闭上了眼睛,不敢再看。

相比其他人,马剑的动作倒是随意一些,围着桌上的玉石料子转来转去的,他使用的是游丝毛雕的雕刻技术。

汉代玉器中有一种阴刻细线,其线条形若游丝,细如毛发,后人称为“游丝毛雕”。

这种线纹是用一种非常尖细的坚硬器物在玉器上进行雕刻,若用力不均,会出现叉道和若断若续的“跳刀”。此种技法在战国晚期就出现,但普遍应用则在汉代。后来宋、元、明时亦有出现,但线条又深又粗,而无“游丝毛雕”和“跳刀”感。这两者之差别,是今天识别汉或汉以后玉器的重要标志。

而马剑使用的游丝毛雕同样也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