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页

就这么多,一过正月十五,当真就热闹了起来。

好些都是来看情况的,比如,这收多少束脩,怎么一个章程。

却发现,这边的章程就是——随意。

只要想学,那就有教无类,只要不是大奸大恶,杀人放火了,你想来,我就教。

至于学费,你看着办。量力而行即可!

这规矩一出,好些人打心眼里就打了退堂鼓。贫寒人家读书,谁不是为了将来有了功名,好改变命运改变家族命运的,这里却半点考核都没有,来了就收。鱼龙混杂的,叫我在这里读书……成吗?

这几日,不光镇上热闹,便是州府和州府各县都一样是沸沸扬扬。

茶馆酒肆里,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个。

今儿茶馆里来了一小哥儿,十六七岁的模样,穿着青布棉袍,笼着手进来。小二哥热情的招呼:“六哥,您来了?”然后将人引到老地方。

这被称为六哥的少年,从怀里摸出一把钱来,说了一句‘老规矩’,就摸着瓜子闲闲的磕了起来。小二哥应和了一声,转眼给上了一壶茶,两碟子糕点来,就悄悄的退下去了。

这少年一边吃着喝着,一边听着茶馆里的议论声。

“这金家收学生,真出事了,还不得连累?”

“那也得能当上官,当上大官才说被连累不连累的话。现在咱们这考一个秀才都难,考上举人还不定是哪辈子的事来……你说只要考上举人,不往京城里去,在咱们银州,算不算这个……”他说着,就竖起了大拇指。

听着的人倒是点头:“可不是……连秀才举人都不是,还怕连累。只要跟着人家学,先取个功名且再说其他吧……”

说的人轰然而笑。

紧跟着就又说起了金家有教无类的事。顾虑这个的,比顾虑被牵连的人还多。被牵连的,哪怕是被牵连了,但也不怕。金家的名声……那是忠臣。别管朝廷怎么给定义,百姓心里,这忠孝节义的标杆就立在那里,坚定的维护皇权,那你就是大大的忠臣。被忠臣连累,那是荣耀,那是祖祖辈辈都值得炫耀的事。可这跟下九流的人一个学堂做同窗,这也未免太自甘下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