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7页

正说着话呢,下面的人来奏报,说是孙嘉淦求见。

来保跟夫人道:“你听听!你听听!这就找来了吧。”

孙嘉淦在江南的差事办的还行,回来之后万岁爷却不爱搭理他。此人这是借着这一股子风要起来了。

来保在书房中见此人,一幅很疲惫的样子:“说起来,也算是三朝之臣了。老圣人对你我都有知遇之恩……”

“是啊!是啊!老圣人的年纪比你们还长,却依旧每日劳心。你们岂敢称老。”

来保今年七十了,精神确实是矍铄。雍正初年,四爷就认命其为内务府总管,之后他应该是跟弘历走的近,要不然不会成为如今的军机大臣。

孙嘉淦就道:“老圣人精神矍铄,所思所想很多对朝廷都是好的。只……书院一事,大人听说了吗?今年还继续招生。年年如此,这些人将安置在哪里?别说是在下,便是大人您,您的那些门生故吏,将来该何去何从呢?况且,你们并不是对老圣人不满。事出在‘女子’上……”

因而只在‘女子’一事上做文章即可。

天下读书人多了去了,在书院被熏染的不过数百人而已。这是一个稳赢的事,何必挑头去做这个事呢。做成了,这便是千古留名的好事。

来保心里冷哼,这老小子心里的算盘一点也不见得少。说到底,是见钮钴禄家呗赏了一把刀,吓到了吧。挑起此事的,除了原本跟自家关系不大的未过门的儿媳妇,就是孙嘉淦的孙女孙三娥了。他怕上面怪罪下来,打算先发制人。

但是他怎么发,自己管不着的。因此只道:“该认罪的总得认罪的。万岁爷宽容,不会跟几个女流计较的。”

认罪?他家认罪,因是节妇,可以罪减一等。自己这……之前阴差阳错得了个爵位,若是自己认罪,这可爵位可就难保住了吧。

他冷哼一声,起身:“话不投机,那便作罢。”

来保连眼皮都不眨,没眼色的货色,他都懒得计较。结果第二天早朝,自己被这没眼色的货色,狠狠的摆了一道。

大殿里文武分两边站着,按照规矩,朝议开始前,总有那么一嗓子: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那边话刚落下,孙嘉淦就站出来:“臣有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