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什么呀!自家的铺子,挣来的也就是家里饿不死算了。我是出去干啥没人肯要了,在家老两口说是做生意,可实际上跟在这里讨饭差不多。我儿子出去了,别管干啥,年轻力壮的,干点啥不比守在这里好些。”
“拿要是非不让您出来呢?”
“那这是逼着咱们去死呢。这不是短了大家的活路了吗?便是皇帝老子也没这么不讲道理的。”
这小子只笑笑没答话,只问到:“那就是您觉得不出门就会活不下去,是否?”
是啊!
“簪子您拿去吧。”这小子笑眯眯的,把剩下的簪子规整了规整。
“真给我了?”这婶子忙道,“那我儿媳妇,闺女来行不行?”
行啊!怎么不行:“簪子可着您家先挑。”
这婶子可快了,一嗓子吆喝的,在后院出来了四个女人。两个年轻的妇人,一个穿着齐整的姑娘,还有一个一身补丁低着头的姑娘。
这婶子忙拉了一身补丁的姑娘,“这是给我家送柴火的大丫。爹娘都没了,她一个人拉拔她弟弟,怪不容易的。问问她……行不行?”
这小子默默的把一个黑黝黝的簪子递给那姑娘,“问几句话,簪子是你的。你拿簪子去街口的首饰店,能换银子。”
这姑娘的手在衣襟上擦了擦,才敢接簪子。头都不敢抬。
这小伙子还是那个问题,“你觉得不让你出门来,行吗?不要做营生……”
“不行呢。”这姑娘说话声跟蚊子哼哼似得,都有些发抖,“我要不砍柴……弟弟就要饿死了。”
这其实是不用问的。他只问了这一句就算是完了,然后点头,“你去吧,问完了。要是实在艰难,你去惠民处,那是两个宗室格格负责的一处救助站。只要确实是艰难,总会得到收容的。不仅收容你们,你们的年龄和条件要是合适,说不得还能得学一两样手艺。”
还有这样的好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