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耗能和提升用户体验,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是一个悖论。因为作为一个汽车供应商,你不能告诉你的用户,为了让他的车多开二十公里,这一路上他别听音乐了。或者说,如果你听了一首歌,最后三百米你得推车回家。
这简直就是在侮辱人类的智商。
谁也不需要一个只能在社区内开的‘碰碰车’,人们开车是为了实现远距离移动。他们要开车穿过狂野沙漠,甚至比赛,拉力赛竞速赛,取代愚蠢冒烟的传统汽车,现在一切都具备,唯独找不到‘汽油’,马斯克甚至有过一个计划,说服消费者放弃汽车后备箱,因为如果把后备箱全部装上电池,会让这辆车的续航能力提升三倍。
但这项计划最终还是流产了,因为续航提升三倍带来的,是三倍的充电时间。特斯拉公司曾经做过一个统计,一个人能够接受的最大充电等待时间是一小时二十分,而如果在着急的情况下,必须在五分钟之内提供至少六十公里的充电能力。
这个致命的指标,限制了特斯拉的发展,因为现在这个地球上的科技,提供不了这项技术。莫雷的实验室能造出来这种电池,但是一块造价高达九十万美元,这种完全实验室的玩具,绝对不是特斯拉想要的。
埃隆马斯克为此殚精竭虑,他甚至在科学界放出话,如果谁的理论能够解决他的问题,他将送出一个亿美金的奖金,外加不惜一切代价的合作。有一种人,他们是想要折腾这个世界的疯子,他们的想法与众不同,不是颠覆这个世界就是颠覆他们自己。很显然,埃隆马斯克,和乔布斯一样,都是这样的人。
硅谷曾经评价马斯克,在他死后,他将享有超过乔布斯的殊荣。因为乔布斯只是改良了苹果,而马斯克在种树。马斯克自己觉得在种树,但是他对自己能够超过乔布斯不抱希望,因为乔布斯的苹果手机,需要的电能只要几千毫安电量就能用十个小时,而他的汽车,需要几百上千倍的点亮也跑不到一千公里。
他曾经公开表示过,他与他的梦想,只有最后一公里的距离。而现在他迫在眉睫的就是解决这最后一公里的能源,无论是火箭也好,超级磁悬浮也好,智能汽车也好,人都没法扛着它走一公里。
他关注了与此相关的所有科学家的研究,刘一也在他的关注列表中。但是他也犯了和大多数人同样的错误,他低估了这个年轻的科学家,直到今年的诺贝尔奖尘埃落定,最后角逐者只剩下两个人,他才注意到刘一的研究。但是最初,他也没有往电池这方面想,他在想能否利用刘一的新技术解决他的火箭燃料问题,就披露出来的资料上看,他觉得很有可能。
他知道这种技术,在刘一中国人的背景下,他一个美国人很难拿到,所以他也不着急,因为火箭计划在休整期,他在等待日后的合作。但是超级电池的消息让他坐不住了,毕竟太空太遥远了,如果能现在就解决了地面的问题,他宁愿放弃太空计划也在所不惜。
他来到韩国三天,一直不动声色,在运用各种渠道了解刘一这个人。他甚至与三星的代表碰面,与现代汽车的代表碰面,想要旁敲侧击的打听一下关于超级电池的技术,为此他不惜许诺了不少他之前一直敝履自珍的合作项目。他的努力没有白付出,三星为他带来了新电池的实验室测试视频,现代汽车给了他第一批投产的汽车的规划时间表,而且他在韩国的代理人,也为他搜集了很多关于刘一的绯闻八卦。
马斯克这个不肯浪费一丁点时间的人,用掉了两天时间研究刘一这个人的‘人性弱点’,然后在第三天,他不得不次日返回美国的情况下,通过三星方面得到的邮箱和电话号码,用一个他觉得刘一一定会答应的理由,把他勾引来了。
果然,他没有失手。
“马斯克先生,刘一先生到了。”酒店最大的总统套房内,想起了一个机械的声音。这是马斯克的智能管家,叫做‘戴维斯’,这是他在得到‘现实中钢铁侠’称号之后,让属下为他开发的和钢铁侠的‘贾维斯’一样的智能管家,虽然没有电影中那么玄乎,但是已经基本上实现了百分之八十的功能。
然而就是这种程度的‘智能产品’,马斯克却没有推向市场的意思,一是他本人对‘智能机器’一直持谨慎态度,再者就是成本的问题,这套‘戴维斯’系统,几乎结合了特斯拉公司所有‘黑科技’,不是一般人用得起的。再说了,钢铁侠还是只有一个吧,太多了就不值钱了。
“请他们进来。”马斯克对‘戴维斯’说道。
“是,请您稍等。”‘戴维斯’卡了一下,又补充道:“尊敬的马斯克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