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八六章 未来的名帅名将

“回殿下,家族无名为种师道的。”

没有?赵曦对于种家,在后世听说的就两个人,种世衡和种师道。

按说种师道这时候应该差不多成年了。

“这次你家是谁参选?”

“建中,师中二人。”

师中?建中?赵曦想了想,或许是后来改名也说不定。

是人才,在护卫营肯定会显露的。

赵曦摆了摆手,直接让种谊和折可行离开了。

如今的护卫营是人家陈焕的做主,这两位掺合,让陈焕很难做。

赵曦没直接明说,只带着陈焕,就是告诉种谊和折可行……你们可以回去了。

护卫营军卒分散了,可教导们还在。

这是陈例,只要太子殿下不登基,潜邸属官就一直是属官,不到朝廷任职。

所以,整个护卫营的选兵,赵曦根本用不着操心。

他之所以过来,是想这一批的选兵中,看能不能挑选些苗子。

要说亲近,曹霖等人,肯定是赵曦最亲近的。

可要说兵事上的能力,第一批护卫营中,没有让赵曦看到有做主帅能力的人。

这也是他要问种谊,有没有种师道这人的原因。

他模糊记得,种师道算是大宋中期最有名的主帅。

“诲叔,军略试题可批阅完毕?”

这一次选兵,赵曦增加了文试。是附加项目,选兵可做可不做,不作为选入护卫营的标准。

那怕是大宋文华在后世看来是华夏文明最繁荣的时代,真正到了这个时代,可怜的识字率,也让赵曦对文武双全不报多大希望。

所以,只能把军师谋略作为附加题。

国朝以前有过武举,也是要考军略的,也正是因为有军略考试,并不能真正选出可叱咤风云的武将,反倒不如武将世家传承,甚至还不如类似狄青这种纯粹从军卒升起来的。

加上国朝有扬文抑武,到后来武举考试就不了了之了。

如今,赵曦有意将护卫营营地,最终变成国朝的低级将领培训基地,也就要有意无意的添加一些事务进去,让朝堂慢慢的适应。

“回殿下,批阅结束。只是我等对军略不擅长,殿下让自由发挥的部分,我等很难区分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