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被相公们诘问,赵曦是有准备的。
一直没机会扯这些,也就没机会让相公们了解自己的执政理念。
也好,就在这时候大概的提一提吧。
这是一个庞大的论题,想要说明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这时候,就是臣工们不诘问,赵曦也会在这时候提一提……毕竟涉及到殿试阅卷和三甲排名。得让他们有个谱不是。
“何为天下?词意上理解,那就是普天之下。而殿试题目所谓天下,是指统治权,或者也可以说是一种信仰,一种道德总则。”
“这并不是什么忌讳。太祖已经有言:与士大夫共天下……”
这话说的让赵曦也觉得假。他如果出题的目的,只是针对太祖所言,这题根本就没意义。
颂赞歌?当朝有王珪那庞大瑰丽的赞歌做底,还需要专门拿来让考生们玩这个吗?
驳斥?这是忤逆祖宗,谁又敢说?撇开文采,从德性上就会被鄙视。
敞开了说?天下是赵宋天下,所谓共天下,说白了就是给予士大夫优待而已。
那个士子去贪求过多的权益,都是越轨。君王给,那是君王的事,但臣子得守臣子的本分,况且还只是新科进士。
“其实这里面可论的很多。家天下是分封,国朝到底有多少家天下成分?可论。”
“共天下,到底是谁之天下,既然共天下,朝堂每一位又该担负怎样的责任?士子们可以敞开了论。”
“我早年有过言论,天下是诸民天下,士农工商皆有份。皇家、臣工只不过是代天牧民,不管是家天下、共天下,还是公天下,说白了都是代天而牧。”
“之所以如此出题,明晰国朝,或者天下本质是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想让士子臣工明白担当和责任。”
“国朝称为赵宋,可天下真的是皇家天下吗?皇权、政事堂、乃至朝堂,真正惠民利民面对百姓者是谁?”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才是天下的细微体现。与家天下、共天下、公天下又有何干?”
“拘泥于天下之主,或者钻进国朝体制本质,都不算优秀的取向。赞歌也好,评论也罢,论述好坏差别也算,都算是落入下乘了。”
“这样的试题,说白了就是一次对责任担当的测试。自身担当、朝堂担当、帝王担当,作为即将进入国朝官员序列的进士,应该开始去思考。”
“内政之于天下,外交之于天下,天下金瓯无缺九州一统,对于这些,又应该有怎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