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三章 大设想

而想要子民看淡土地,并降低土地价值,必须得让子民见识到不依靠土地可以生存的事实。

这就需要一定程度上推动国朝的工业化进程。可能说工业化有些说大了,没有基础学科的发展,所谓工业化不如说是工艺化。

目的只有一个,让物质尽可能的丰富起来。

赵曦也想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尽力去做了。他给予了苏颂和沈括无限使用钱粮的权限,就是把希望寄托在他俩身上。

赵曦能做的只是提点,这不仅仅是因为身份决定了,关键是赵曦认为:属于这个时代的就应该由这个时代的人物来创造。

工业化,并不是他赵曦一个人办一个工坊城就可以推动的,赵曦能做的只是引导。

唯有在这个时代建立一个工业化的氛围,营造一个工业化发展的环境,出台促进工业化的政策,让从官到商,从商到民,甚至到士大夫,所有人从工业化中得利,才能真正的促进这个时代的工业化发展。

否则,他赵曦就是浑身是铁,又能打几根钉?

在这所有的架构设计中,赵曦始终没有忘记监管。监察体系的建立,完善的细则,三年的轮换制度,追溯机制的设定等等,让监察体系能有效的发挥作用。

并且,赵曦还有只属于自己的皇城司探知……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官制改革议题。

首先,让吏部制定统一的官阶。从政事堂、六部九卿到州府郡县的主官、佐官,明确各职位的官阶,废除原先架床叠屋的官制。

并且制定详细的的升迁条件,细化磨堪,制定适应实情促进发展的政绩考评办法。

赵曦并没有指望能杜绝人情往来,后世都没有杜绝,更何况在这个师承和宗法大于天的时代,只是尽可能的让整个官僚体系规范起来。

其次,由户部着手调研目前各种本官、职衔、贴职、差遣、勋爵等各类贴钱的俸禄总额,以此为基准,根据吏部确定的官阶,形成官阶和俸禄对应的官俸体系。

新的官俸体系不仅要体现官阶的区别,还有体现职能区别,有无差遣的区别,体现致仕和在位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