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要是让朝堂评价与北辽作战,多数臣工会建议慎行。
没什么,因为河北道的地形,注定是为骑兵专设的,大平原的地形也能让骑兵优势发挥到极点。
韩缜这样说,是为了留一手,最起码一旦四皇子那边招惹了是非,朝廷也有说辞。
“真若是导致战争,任何解释都无益。所谓的说辞,无非是双方还没有大决战的准备。”
“留着四皇子队伍这个说辞,又能怎样?难不成到时候再跟北辽解释,在恢复岁赐不成?”
“官家,臣以为,四皇子的队伍必须与朝廷同步,即便是任由四皇子的队伍发挥,朝廷也没必要用这种借口与北辽苟且。”
也就是韩缜,章惇话虽然刺耳还不算难听。
赵曦也觉得韩缜有些太保守了,或者说有些瞻前顾后。
从赵曦的心底,并不认为北辽就不可战胜,甚至在赵曦看来,与北辽开战,虽然不至于所向披靡,摧枯拉朽,胜利应该是没问题的。
赵曦之所以一直没有决定开战收复燕云,是出于周全考虑,而不是怯战。
战争,从来就不是单纯的打战,涉及的方面很多。
就像平灭西夏,从王韶领略河湟,其实平灭西夏的部署已经开始了。
先让王韶在土蕃和部分党项部落中,表示出国朝对外族的政策,再一定程度上让外族感受到国朝的富庶和友好。
同样,王韶长袖善舞的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党项人的敌意。
有了这些基础,朝廷才有了平灭西夏的方略。
而北辽…~没有犬牙交错的地域不用说,关键是北辽是一个规范的王朝,与西夏大不同。
北辽虽然也存在内部势力各不相同的问题,可毕竟北辽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是君王集权,是可以在战时调动所有力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