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龙说:“估计没时间。”
白路说:“你徒弟不是需要舞台么?让他们跟扬铃谈谈,适当安排几场节目。”
元龙说:“这个可以有。”跟着又问:“《女生宿舍》2都开机了,我徒弟怎么还没接到邀请?”
“这事别问我,去问扬铃。”白路说:“等你徒弟过来表演的时候,你怎么也得抽空来两次,不但给他们捧场,也是打响标准大剧院的名头。”
说起标准剧院、以及大厦里的许多演艺舞台,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真正的很轰动的对外演出过。
开业时倒是很热闹,电影票也没少卖,比如现在还在放映《一个警察》。
从过去这些天的业绩来看,酒吧和茶吧等营业场所属于保本经营,各个舞台倒是经常表演节目,不过多是试演。
在扬铃的工作计划中,第一场对外演出必须要轰动,和上映《一个警察》一样的轰动。
做生意,什么最重要?人。
一个地方只有有了人气,才能谈下一步发展。标准大厦的开业很轰动,可开业之后也就那样。老百姓不会因为是白路的买卖就高看一眼,就会进来花钱,尤其这里不卖衣服不卖化妆品不卖家具,老百姓想来逛逛都难。
这里只有小型超市、小饭店、小吃店,和许多大饭店及夜店,主要的消费场所就是这些。
现在做生意讲究多元化经营,也是追求互补营销,很多电影院建在商场里,楼上楼下卖什么的都有,来看电影就有可能消费其它商品。
当初扬铃和柳文青的计划书也是这么做的,白路不同意,说做简单一些。
白路要的真是非常简单,目标却是极其宏大。他想把这里变成大北城的地标式建筑。这个单词还是盖楼以前,有人打这块地皮主意时提出来的想法。
白路说的地标,不要求大厦建的有多好,但是要做成跟火车站一样,一提就知道在哪。
想要达成这个目标,除建筑本身的硬件条件以外,主要靠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