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妹皱着眉头,好像想到什么。
很快,她的思考被杀猪样的哭声打断。
逃避劳动的崔友娣被奶奶逮到,揍了一顿……顺便饿一顿,以儆效尤。
“今年天干物燥,人喝的水都快供不上了,地里庄稼怕是要旱死不少,咱们老崔家的粮不养懒人。”
友娣瑟瑟发抖,求救的看向刘惠。昨晚本来就没吃饱,活生生饿了一夜,今早又没早饭吃,还去河边野了一圈,早饿得前胸贴后背了,要再没中饭吃,她还不得饿出屁来?
果然,刘惠腆着脸求情:“要不……要不就算了吧娘,丫头知道错了,对吧?”忙给小闺女使眼色。
友娣哭哭啼啼,横着胳膊抹鼻涕泡,“我不敢了,奶。”真要饿出屁了。
这样的戏码三天上演一次,崔老太早麻木了,眼皮都不抬一下:“记吃不记打。”
刘惠心疼坏了,看崔建国也不知道帮腔,气得在他腰上拧了两把:“娘别跟小丫头一般见识,担心气坏自个儿身子,还是吃饭要紧,回头我好好教训她。”
名义是让她消气,实则打蛇上棍躲避惩罚。
崔老太活了五十多年,什么机锋没见过?哪里会就着她的话头。只见她抬起耸拉着的眼皮,不冷不热反问:“我有啥好气的?以后懒名传出去,嫁不掉又不是我闺女,臊也是臊你这当妈的。”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牛屎沟真有个老姑娘,从小好吃懒做,学不上,饭不做猪不喂,工分也不挣,要不是上头有几个哥哥养着,早饿死算球。可有儿子的人家也不是傻子,听说姑娘“大名”都闻风而逃,这年代不出苦力等着喝西北风呢?
一来二去,“懒姑娘”的名声更加响亮,年纪耽搁到二十五六,除了村里懒汉鳏夫谁也看不上她。
问题是懒姑娘眼光还贼高,一心要嫁兵哥哥,上门说亲的歪瓜裂枣全看不上,耽搁着耽搁着,就到三十了。
几个嫂子把她恨得要死,侄儿侄女嫌她丢人,众人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