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页

周树莲跟她一样,也是下乡的知青。只不过周树莲是上海人,她爹拢共娶了四房姨太太,家里住着租界的小洋楼,司机保姆的养着,说她是资本主义小姐还真不冤。

但因为同为知青,又都住在仓库里,半夜上厕所时互相作伴儿啊,出工相互照应啊啥的,总有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惺惺相惜之感,俩人一度十分友好,走得也很近。

只是周树莲这人,心眼子有点多,为人不够敞亮。她一面跟队上最得队长信任的杨发财眉来眼去,好减轻劳动负担,一面又对全队最帅的崔建华暗送秋波,一会儿送手帕,一会儿写信的。后来被杨发财亲妹子杨发芽知道了揭发,她又把锅甩黄柔身上,偏说看上崔建华的是黄柔。

虽然最终,黄柔将错就错嫁给崔建华,崔家待她十分厚道,妯娌们虽然有点小毛病,可公婆从没对她说过一句重话。可她却惨了,被杨发财狠狠揍了一顿,先被搞大肚子才勉强打了结婚证,婚后的日子可想而知。

大家都是这时代下的一朵浪花,谁都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可以牺牲她人为前提的“努力”,黄柔打心眼里看不起。

第19章

周末, 崔家父子蹬着自行车回来,带回一沓粮票的同时,也带回一个坏消息。

为整合优化教学资源, 村里的中学从今年取消, 以后附近十里八村的中学生都得去公社上学了。而春苗是崔家唯一一个即将上中学的孩子, 六月里刚五年级毕业。

去公社读书意味着住校, 住宿费、学费、伙食费,“零零散散不知道得多花多少钱嘞。”刘惠念叨着,“要不还是回家吧,还能挣工分。”

春苗手心一紧,哀求的看向奶奶,又看向四婶。

黄柔见婆婆不说话, 忙道:“咱家春苗学习好,以后能考高中考大学呢,家里又不缺她这小劳力。”孩子细手细脚, 又吃不饱, 干活只能拿五个工分,何苦呢?

可刘惠不乐意啊, “考大学有啥用,大学生不也在挑大粪?”

这“大学生”指的可不就黄柔嘛。

崔建国重重地咳了一声, 这死婆娘好好说春苗的事儿她攀咬别人干啥。

春晖大声反驳:“大伯娘这话不对,时代是会变的, 现在学工学农学兵,说不定以后就重视文化教育了呢?到时候大学生能去当工人拿工资,农民却永远只能种地。”

刘惠没想到这丫头不吭不声的,说起大道理还挺有一套,“哟咱们春晖可真懂, 那你说这么多钱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