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堂大师傅油水吃得多,肚子大咧咧的,胖胖的手指剥壳,搓去红皮,准准的扔嘴里,那可是嘎嘣脆。
“哎哟,这大花生哪儿来的?”
听说是崔家自个儿种的,立马二话不说,“你带一百斤来吧,要生的,下周国庆节,咱吃花生炖猪蹄。价格你放心,按供销社的来,绝不会亏待你。”
谁知崔建军却摇头,“不是不给哥面子,是家里实在没吃的呀,十几张嘴巴就等着换点吃的回去……”
“不要钱?那好办,带你去后厨看看,要啥自个儿拿。”这师傅也是个爽快人,平时又总拿他三瓜俩枣的土特产,办事更爽快。
崔建军要的就是这句话。现在的国营厂子水深得很,光后厨采买就是个肥差,东西他们自个儿买,账他们自个儿记,甭管好的坏的,反正做出来端上桌,谁也不知道原材料长什么样。他知道米是好的,挑了六十斤;肉是早上刚去肉联厂批的,挑十斤刚卸下的五花肉。
这么好的东西,要不是国营厂的食堂,还买不到呢,一百斤花生,值!
走的时候大师傅又给塞了两根剔干净的大骨头,想了想又从半扇猪身上“啪啪”砍了几刀,递过来一个东西。
哎哟,居然是根白白的猪尾巴!虽然上头还有些没刮干净的猪毛,虽然带着猪屁股,但是肉啊!沉甸甸的肉啊!
“甭跟我客气,记着花生挑个儿大的,啊。”
崔建军喜滋滋接过,迎着火红的晚霞回家了,这日子真是越来越美啦!
第29章
“三伯这是什么呀?”幺妹长这么大还第一次见这样的“肉”, 连着屁股那段最粗,慢慢的越来越细,到最后只有她拇指那么细了。
“猪尾巴。”
幺妹下意识看了看茅坑旁的狗尾草, 同样是尾巴, 怎么长得不一样啊。
崔老太拎起猪尾掂了掂, 还挺沉, 少说也是三两多,“你们那师傅人挺好啊。”不是骨头就是猪尾的,老崔家可没少吃他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