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老太第二天被接来照顾汤圆橄榄,这才知道她要上北京的事儿,忙道:“那么远得去几天啊?要不让你爸一个人去算了,有啥事他回来说也一样。”
其实,她是舍不得跟孙女分开。哪怕只是回牛屎沟收几天红薯,她这心里都放心不下,更何况要去北京那么远?她做梦都没敢做这么远的梦!
“奶奶放心吧,我马上就十四岁啦,我不会走丢哒,即使走丢,我也能找回来。”
这可更吓坏老太太了,是啊,她孙女这么漂亮这么可人的女娃娃,要是遇到坏人咋办?听说经常来订货那个罗德胜,他妹妹就是走丢了这么多年没找到呢。
可她再怎么担心,小地精的北京之行还是在期末考后第二天如期而行,爸爸专门请了一个星期的公休假,开上大黄发面包车,出发!
直到当天,大家才知道这父女俩居然不是坐火车,而是开车去!从大河口开到北京?这得多远呐!恐怕一个星期也开不到吧?孩子不懂事,咋大人也跟着胡闹呢?
就连素来拎不清的刘惠,也咂吧着嘴说:“学章可真会由着幺妹来,把车子从大河口开到天安门广场,这不是做梦嘛?万一没油了咋整?路上咋吃饭?咋上厕所?咋……”哎呀,反正在她看来,这就是胡闹。
对于连省城都没去过的劳苦大众,他们哪里知道外面的世界?把妈妈和弟妹托付给家里人,绿真和爸爸就开开心心的轰着油门,带着七八张地图以及她亲手绘制的路线图出发了。
她早在中国地图上画出路线,跟爸爸商量着修改过,选出一条最短距离路线和两条备选路线,再把从石兰省到北京市要经过的七个省份的地图带上,有备无患。
每到一个路口,还离着老远呢,“往左,爸爸。”
“直行爸爸。”
“右转最近爸爸。”
……
她简直就是一副活地图,人形导航仪,而且是绝对不会出错那种!一千六百多公里的国道,他们一路走走停停,加油的地方有厕所和小饭店,他们吃点儿东西,上个厕所,晚上就学着长途车司机在车里睡几个小时……不住招待所一是介绍信不方便,二是怕耽搁赶路时间。
就这样,两天之后,一辆粘满灰尘的大黄发开进了北京城。
其实,快到北京的时候,他们就发现景致不一样了,房屋和村落开始增多,山林减少,汽车也变得多起来,就连停车吃饭的时候,听到的口音也越来越有首都风味。
当然,最明显的是路况变好了,国道变得非常宽敞,非常有序,路面也不再是坑坑洼洼的泥土地,而是变成了平坦的顺滑的柏油马路,车子行驶在上头有一种吃巧克力的丝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