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逸夫闻言一滞,心道这个粗人还真是心细,人都走了,才问起这种问题,显然也是知道很多话要暗地里说的。
“这个……我还没什么工作经验,纯靠理论来谈,太片面了……”于是张逸夫打起了太极,自己确实不该初来乍到的时候就妄下断言。
牛大猛笑道:“呵呵,你放心,坐在这里的都是自己人,张科长也从来不会传闲话的。”
张琳紧跟着说道:“逸夫,开会的时候,大家都来回推卸责任,正所谓旁观者清,我们现在也需要一位懂技术的人来提供信息,厂长既然问了,你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吧。”
确实,牛厂长问一位新人这种问题,已经充满了信任,这让张逸夫也不好再敝帚自珍。
“咳……”他犹豫片刻后答道,“我并非隐瞒或者有所顾虑,在看过事故现场之前,真的不敢断言。要确定责任,首先要看设备的年份,如果是在安装一年以内出现问题,就要问问设计安装人员,如果一年以上,再根据实际情况权衡,看看是生产车间操作的问题,还是检修车间的人大意。厂长您让我凭空这么说,我真的不敢说。”
牛大猛闻言,颇为满意地点了点头,话说到这份上就不是打太极了,是大气稳重!
“好!小壮你带逸夫参观的时候,着重看看第二机组的滤油机。具体设计操作的事情,我了解有限,让咱们的大学生看过现场再好好分析分析。”牛大猛镇定点了点头,换了一副神色,“咱们厂马上就要申请达标了,处分的事,我嘴上虽然狠,但实际处理还是会缓一缓的,否则影响了大家的积极性,恐怕弊大于利。”
达标是什么?张逸夫满脸茫然。
第17章 有志率真的小壮
张琳看着张逸夫迷茫的样子,连忙解释道:“厂长说的达标,就是‘电厂达标投产’考核,如果达标成功的话,会成为全国荣誉电厂,全厂工资待遇都涨。”
张逸夫这才回想起来,前世的时候确实也有达标一说,但那些都是历史了,新时代厂网分离,由几大发电公司管理电厂后,由于没有了统一比较与标尺,这个荣誉也便不再那么夺目。
此时他已完全理解牛大猛为什么如此重视一个小小的滤油机事故了,作为厂长而言,电厂能否达标,将是他事业能否再进一步的关键,同样地,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出问题,一落千丈也并非危言耸听。
这种动力与压力,恐怕只有厂长本人才能体会。
而在这种时候,天降奇兵,来了一位立刻就能做事的大学生,牛大猛也自然高兴。
责任分析告一段落,牛大猛揉了揉眼睛,情绪也渐渐平和下来,冲张逸夫问道:“逸夫,你想去哪个科室,直说吧,不用绕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