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解这些,也不能怪段有为,他的专业毕竟在电厂设计施工这块,并非自动化,而九滩电厂试点运行的软件是从美国引进的,这会儿全中国恐怕也没几个人能搞明白。

他找张逸夫交流,实际上是想探讨一下事故后的处理措施以及分析排查方面的事情,却不想张逸夫直接提出了两种避免事故的方法,最气人的是,提出了这两种方法之前,还特意说了“难以避免”。

这让段有为不知该怎么接话了。

看到老段迷茫的表情,张逸夫才觉得自己不小心又炫技了,大忌啊!

第46章 野蛮的方式

张逸夫连忙谦道:“段总,这些是软件设计、自动化方面的事,我这方面专业学习得比较深。”

“的确,我对软件方面没什么研究。”段有为是那种传统的技术人员,深知技术之奥妙,之广博,自然不会因为对片面技术的了解差距而妒忌,术业有专攻么!

他连忙拿起分析报告,扫了几圈后,也并未找到张逸夫所说的这两个点,不禁又有些怀疑,这家伙不会是虚扯呢吧?部里的专家组都没提出的避免方式,你小子知道?

于是,张逸夫不得不细细刨开,说明了“防火墙”原理与绕过监控系统的“双保险”措施。

到底是搞技术的,段有为简单一听便理解了。

可理解归理解,真的能做么?这些原理专家组想不到么?

从现在的报告情况来看,专家组还真的没有想到,他们的事故分析以及解决措施,都是针对细节措施的,诸如如何改进能让系统不堵塞、不死机、必须安排手动措施来杜绝自动化bug之类的。

总而言之,他们针对的是操作手法,而张逸夫提出的,则是改进系统本身。

比如s10经常死机,作为不懂操作系统设计与编程的人,你再厉害,也只能总结如何操作能减少死机率。而如果换做比尔盖茨,他努力检查检查,一定能发现编码程序方面的问题,稍作改良便可永久杜绝这种死机。

不能说专家组不懂软件,更不能说张逸夫比盖茨更有能耐,只是术业有专攻,时代差距大。让一个2010年的微软程序猿会一会80年的比尔盖茨,也许盖茨也佩服得直接就地跪舔了。

老前辈们是值得尊敬的,因此张逸夫始终保持着尊重虔诚的心态,并不打算太过卖弄浮夸,我的幸运是我牛逼的资本,但也要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