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你好。”姚新宇这便上前与夏雪握手,颇为热情。

“你好。”夏雪勉为其难地应了,也不理张逸夫,想是还在跟他闹脾气。

互相认识过后,三人很自然地谈起了自己的看法,这三位都是新人,且只是私下交流,自然不必顾虑那么多。

“感觉不像操作的问题啊。”姚新宇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直接说出看法,“操作记录我看过了,检修我也参与了,出事以后也是第一时间来的,实在挑不出什么毛病。”

“你的意思是……”张逸夫眯眼看着运行中的开关,“设备的毛病?”

“不好说,但至少操作上没大毛病。”姚新宇转而望向其它几条线路,“你看,这里一共有五条出线,当时只有1号线路处于开闸状态,有四条线路都在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将1号线路合闸,就算是操作上有疏忽,还有其它四条线路兜着,按理说不该闹出这么大动静。”

张逸夫简单想了想,姚新宇的大概念没有错,这种风险系数本就很低的合闸不该出问题,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将一切细小以及荒唐的失误全综合起来看的话,其实还是有突破点的。

夏雪看了看旁边对着残骸指指点点的领导们,也跟着说道:“他们为什么都盯着那里?盯着操作,这种时候不该先检查设备么?”

第123章 破绽

“呵呵,没办法,苏联产的,质量过关,没出过事。”姚新宇望着夏雪笑道,“小夏你是第一次参与事故调查吧?”

“我也是第一次。”张逸夫举手道。

姚新宇答道:“我之前跟着导师去过一次事故现场,算是小有经验。原则上说,人员因素和设备问题都是重点调查方向,人员的事情比较直观,所以一般首先考虑操作有没有不合规,是不是误碰什么设备或接线,毕竟设备爆炸这类故障几率比较低,尤其是这种大范围普及应用的苏联设备。再者说,检查设备的工序太复杂,需要特殊的专业仪器以及这方面的专家,进行细致的分析,不是一两天能得出结论的。”

张逸夫指着眼前的开关道:“这个2号出线的开关,当时也处于分闸状态?”

“没有,本来计划在一号线合闸后,二号线要进行分闸检修的,但后面出事了,操作、检修肯定暂停。”姚新宇无奈摇了摇头,“总之,现在其它所有开关都在正常运行中。”

“嗯……”张逸夫托着下巴,陷入沉思。

这两条线路的开关都是同品牌同型号同批次,也在同样的环境中运行,其实要排除设备问题的话,直接在2号线如法炮制重复一次分合闸操作就可以了,或者打开检查一下亦可,只是不知为何,没人提这件事,就连苗德林本人也未曾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