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吧……”邱蔷勉强一笑。

“张总想的事太多了,没那么多时间说客套的话,你别介意,不是轻视你的意思。”小钱还帮张逸夫打起圆场了,“非说的话,这次跟你说的话,已经很多,很客气了,平常我开车跟他跑一天,都不见得说这么多。”

“我肯定不介意。”邱蔷也释然一笑,“就是太急了,有件事没来得及提。有一件事特别巧,那个世行的负责人shy,曾经是我的师姐,你转告一下,需要的话,再找我,我可以介绍一些情况。”

“成,我记住了。”小钱琢磨了一下,有点儿奇怪,“您是海归?”

“不不,shy是华裔。”

“啊?”小钱瞪大眼睛道,“华裔?自己人?那还有什么不能聊的?”

“你不懂,她那个人比100的美国人还难搞定。”邱蔷笑着摇了摇头,心下嘲笑自己怎么跟一个司机说这么多。

一直到邱蔷走了,小钱都无法回过味来。

“自己人何苦为难自己人……”他摇了摇头,还是别想了,专心擦车,一会儿老总出来心情可能不好,看见一辆干干净净油光锃亮的轿车,心里总会舒服那么一点点,自己没什么本事,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黄正辉刚刚开完早会,回到办公室,老秘书已经将今天要看的文件放在桌上,他还特意交代了一句,最上面的报纸翻译稿比较重要,有时间最好先看。

部长喝着刚泡好的茶,一低头扫到了翻译过来的标题,险些呛到。

【北漠之战,中国最大电厂的争夺】

黄正辉赶紧放下茶杯看了一眼来源——《华盛顿邮报》。

“美国佬添什么乱!”黄正辉骂了一句,立刻坐定,仔细扫了一圈报道。

正所谓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美国人最喜欢大老远起个哄了,凡是中国人不高兴的,他们就高兴,更何况这次是帮他们的亚太重要盟友。

简而言之,报道在把事情交代清楚后,主要评论都集中在了攻击中国人做事不透明,不公正上面,最后来了一个小升华,上升到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讽刺、攻击中国这边的做法违背无数个国际原则,是在与国际化唱反调,顺带扯了一些对于三溪工程的消极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