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闲聊中,金毛已经透露了很多东西,他们将以成本价供货,并且免费提供通信技术方面的全套咨询,甚至会派专业工程师常驻指导、培训,这些条件无疑比北漠机组招标的时候优厚得多。因为教会你做机组,我将来就没得卖了;而教会你用ro协议,里面的核心硬件都是我的,将来实在太有得卖了。
张逸夫没表明太多态度,他在思考很多东西。
工业控制总线标准虽然可以比喻为网吧布线,但实际上复杂太多了,要完成这类工程,必须是非常熟悉ro的专业通信工程师才能搞定,非说的话,即便是现在的恒电,也没有人有这样的才能,至少需要西门子培训一段时间才可以。从金毛给出的条件来看,他们会全面无偿地提供技术支持,这对恒电是利好。
但真的确认要与西门子这样合作么?
这几乎相当于帮他们拿到了未来全部的中国总线市场。
是否可以约其它标准的人再谈一谈?
西门子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不希望煮熟的鸭子飞了,这才连夜派来的金毛。
面对这件事,张逸夫也挺无奈的,自动化系统,软件是可以一步到位,但关键的硬件,有三头六臂也搞不定,芯片正是那座无法逾越的高山,想甩开ro,甩开西门子做成这套东西,完全是空谈。
下午的时候,张逸夫召集常江陈延睿来小会议室,西门子的合同这才铺展开来,具体方案与金毛所述并无二致,恒电采用ro标准,西门子则无偿提供全套服务,硬件以最低价格提供。
常陈二人了解过后,心里是非常踏实的,认为这个方案完全没问题,有西门子的支持,之前研发中公认的技术难点通信,将一跃成为最轻松解决的一个点。
但他们没急着表达态度,还是要先看张逸夫的口风。
张逸夫若有所思许久之后,这才跟金毛说道:“海因里希,你要知道,至少在未来五年内,恒电是有可能,有技术,有能力采用ro标准的中国企业。”
“这并不夸张。”金毛诚然点头,“所以我们才提供了这么优厚的条件,希望ro在中国落地,张总也一定很清楚,在支持恒电e1项目实施的全程中,西门子是没有半分收益的,甚至是赔钱。”
“别来这套。”张逸夫笑道,“我跟你一样清楚标准落地的利益。”
金毛也跟着笑道:“所以我觉得咱们不用搞得这么谈判化,现在是合作,要提出各方需求,看看对方能不能帮忙,而不是列条件,对吧?”
张逸夫微微舒心,金毛这话靠谱,本是双赢的事,就是要看如何双赢得更舒服:“恒电跟你们一样,也更着重于长期利益,眼前的这些无偿服务并不是我们最在意的,我们很欣赏贵公司的务实与对于中国市场的积极态度,如果合作,我们同样不希望是一锤子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