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可恶,此乃学术隐患!(2更)

希望能够通过造纸术、印刷术,将大秦的知识基础堆积地更加雄厚。

只有当普通的读书人规模,起码上万之后,科举制度才有了正式推广的基础。

起码大秦的官员不说万里挑一,起码也得百里挑一或者千里挑一吧。

不过起码从目前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尤其是今年大秦学府招收学子的规模,已经是原本百家学子的数倍之多。

学派和世家的领先地位,是无法抹除的,也是不能抹除的。

而嬴政和冯逍所要做的,就是用最短的时间,让平民百姓出身的寒门子弟赶上来。

打破垄断才是关键,至于成绩,需要时间!

虽然科举制度开始的时间争论不一,但即使从唐初开始计算,等到科举制度形成规模的时候,时间也是以数十年为跨度的。

甚至真正达到常规模式的时候,已经到了宋朝了。

所以这是一个细致的、缓慢的活计。

科举制度只是一个通道,一个选拔得制度。

更为关键的是,大秦所培养出来的人才,绝对不能像后世那样。

弄出一堆手无缚鸡之力,胆小懦弱,卖国求荣的狗屁士大夫出来。

尤其是送送送的大怂,几乎将华夏民族的脸面丢尽了。

再有就是明朝的东林党,也将华夏民族读书人的气节丢到臭水沟里去了。

为了不让后世的子孙,将自己气的再从坟墓里爬出来。

冯逍从学子的学习内容,就开始添加政治思想塑造的课程。

然后通过实践课程,让学子尽量接地气,不要飘到空中。

最后就是科举的考核内容了。

不过最后一项,关于科举的考核方面,目前还不着急,毕竟科举现在还只是一个设想,具体的还需要时间来完善。

但不管怎么说,在罗网基本已经走上正轨的时候,冯逍觉得,自己该将重心向学府一边偏移了。

做出决定之后,冯逍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荀子。

“师兄,让人在学院里给我收拾一间屋子,接下来一段时间,估计我要住学院里了。”

“哦,师弟在学院里要有大动作了?”

听到冯逍的话,荀子的眼睛亮了起来。

对于冯逍的能力,没有人敢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