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财迷心窍

他正为自己的睿智窃喜着,下一刻就喜不起来了,文瑞从怀里取出来一个布包,摊开,笔墨砚台齐了。

接着,文瑞从腰间褡裢里取出来一个布袋,拿出来里面的一本册子。

“阎玉堂,你就写在屯里的这本村志上边,这样只需要写一份就行!”

归榆花等人不晓得这其中的厉害之处,吴玉堂晓得啊,这本村志里面记载的都是文家屯子里的重大要事,而且会经每届里正传承下去……

今天这跟头栽得大了,这个丑妇不仅敢无视他,还敢摆他一道!

至于吴玉堂如何千方百计抹去村志里的这个污点,那是以后的事儿。

南清漓见吴玉堂翻到了村志的空白页,他挽起袖子熟练地磨砚后,提笔写了一行正楷。

眼神飞掠过年月日,南清漓略略诧异,这里竟然不是流行正楷的汉代,也不是汉代以后的年代,而是西梁国大梁王朝弘熙年间。

吴玉堂抬头,鄙夷的目光斜扫,轻飘飘强调,“大伯母,你不识字,我写好了帮你念一遍。”

其实,吴玉堂想将此事轻描淡写,寥寥几句带过,不过南清漓怎么会让他得逞,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不用了,我常听两个弟弟背书,对于咬文嚼字略知一二,我说你写,最后让瑞伯伯过目。”

就这样,南清漓言简意赅地将事实客观陈述一遍,丝毫不带个人主观感情se彩,就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说事儿。

文瑞一直盯着吴玉堂书写,暗暗佩服南清漓的进退有度……

可惜了这孩子,如果她不是女儿身,一定可以考取个功名吃皇粮。

值得一提的是,南清漓可没少用笔画繁难的生僻字,于是吴玉堂的脸红一阵,白一阵,时不时锁着眉头搜肠刮肚想啊想……

南小山和南小川竟然认识这么多生僻字啊,怪不得连南清漓都可以轻易地出口成章。

约莫三百多字写完,吴玉堂试得手腕酸麻,因为那些生僻字的笔画太多了。 文瑞让刘明珠,吴玉堂和归榆花按了手印后,取出自己的印章,蘸了墨汁在这篇村志末尾盖章,然后让人打过来水,清洗狼毫墨砚,仔细擦干净收起来。

现在归榆花越发后悔了,后悔自己不该拎着烧火棍去撵南清漓,这事儿要是传到了街坊邻居那儿,几天就会传遍文家屯子的大街小巷,她这张老脸往哪儿放?

所以她忍不住想另类施压,虽然不识字,但也相当认真地盯着吴玉堂书写的东西看了一会儿,啧啧嘴,“清漓,你看看我们家玉堂的字多俊啊,玉堂取名是花了钱的,他的名字就是以后住宫殿做大官的意思。”

南清漓无心理睬归榆花,因为此刻她听着鬼原主在耳边叫嚣,真是一个头两个大。

文瑞小心将村志收藏入褡裢中,与那几个汉子不约而同地无视了归榆花,呵,难道说取名为皇帝就真能做了九五之尊,笑死人了。

刘明珠刚才看着宝贝儿子皱着眉头书写,她恨得那叫一个咬牙切齿,不过瞅着南清漓染了血痕的脸颊以及脖颈上的掐痕,她渐渐气顺了,甚至窃喜自己最终还是得了便宜。

就在这时,南清漓笑嘻嘻地望过来,就是那种我都是为了你好的语气,“小三家的,多谢你在我昏迷时帮我保管着首饰,现在当着瑞伯伯的面儿还给我吧,不然,我担心你会被人议论手脚不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