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4页

重任[校对版] 曲封 1977 字 2022-10-26

徐文博兴奋的说:“好的,大国,你说。”

大国说:“我觉得我市做为东三省物资的集散地,主要是原材料的集散,或是初级加工产品的集散,没有形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就拿果仁来说,我们最多把坚果加工成果仁,属于粗放型的加工产业,根本挣不到多少钱,而果仁一出口到日本,身份就成倍增长。像北药市场经销的药材,基本上就是走原材料,挣的就是初加工和流通的钱,把我们大好的资源都白白的浪费掉了。”

徐文博点着说:“小强和大国说得都有道理,但是仅仅这些还不够,必须形成我市支柱性产业,才能彻底打破这个瓶颈,小肖,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大国刚才一提起北药市场药材原材料流通的问题,一下子提醒了肖远航,他想起前世有多家依托长白山药材资源而崛起的大型制药企业,并有四五家制药企业成功上市,而成为了古河市的支柱产业,现在除了在桐水市成立的长白药业外,其余的几家药业还不见踪影,如果依托北药市场这个药材基地,引进几家大型的制药企业也许能解决古河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

想到这里,肖远航望着徐文博说:“徐书记,我觉得刚才大国说得很有道理,我们古河市的药材资源这么丰富,几乎都是白菜价卖给了各地的药企,如果能引进几家大型的制药企业,这盘棋一下子就活了!”

第1114章 察觉

徐文博说:“小肖,那你就投资做制药吧,我全力支持你。”

肖远航呵呵一笑说:“徐书记,我对制药行业一窍不通,怎么做啊?”

徐文博说:“不会可以学么。”

肖远航说:“这可不是学的问题,隔行出隔山,一不懂行,二不懂管理,三不懂制药,更没有研发团队,能生产出好药么?”

徐文博一想也是,巧妇还难为无米之炊呢,自己是太心急了。不过,肖远航提出的这个收进制药企业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可以在招商引资上下功夫,他清楚现在想发展就得有钱,有些制药企业想扩大生产,想发展,却苦于没有资金,如果让肖远航提供资金与他们合作,兴许这事儿才真能成!

肖远航不知道徐文博心里正打着如意的算盘,见徐文博没出声,便说:“徐书记,小强说得对,不如先从把我市的传统企业做大做强入手,其它的事情可以循序渐进,比如说市啤酒厂,有技术,有工艺,有专业人才,只是没有市场渠道和发展资金,我们可以整体收购,也可以和市里合作,利用我们的资金优势,把古河啤酒的名号打响。”

还没等徐文博说话,大国就接上说:“对,还有大高粱酒厂,他们酒厂出的冰高粱酒我最喜欢了,可是是听说这几年他们酒厂由于资金问题后劲不足,逐年在走下坡路,我们可以接手,只要肯花钱在电视台打广告,把大高粱酒卖遍全国也不是不可能的。”

徐文博闻言心里暗暗高兴,如果像肖远航说的,要把古河啤酒做大做强,最少得投入个三亿两亿的,而大高粱酒厂也一样,也得上亿的投入才能形成规模,这还不算在广告上大笔的投入,既然他们有意接手这两家酒厂,可以立竿见影的见到投资的效果,那么就让他们先做两家酒厂,制药企业的事情可以缓一缓,如果找到可以与他们合作的制药企业,再和他们谈不迟。

想到这里,徐文博说:“你们的建议都很好,我原则上同意把市啤酒厂整体出售给你们,或以啤酒厂现有的资产入股与你们合作,但这要经过市研究之后才能决定,不过,市里会在最短的时间内给你答复。大高粱酒厂是个人的企业,因为资金问题陷入了困境,可以说是绝境,市里为了扶持这个酒厂,已经几次协调银行给他们贷款,但由于是个人企业,银行给予的贷款额度不大,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市里也没办法,市里会给你们协调,是你们整体收购,还是合作,到时你们可以具体谈。”

“好的。”肖远航点头答应了一声,然后对大国说:“大国,现在小强这边有磨盘湖风景区和方便面厂两个项目,你就接手这两家酒厂的事情,一是做好酒厂的调研工作,二是聘请专业团队做好评估,最主要的是要请了一个国内最好的销售团队,迅速开拓市场,只有把产品卖出去才能把钱挣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