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飞马座——xl火箭是种小型火箭,但只需要稍作改进,就能将用以改变“近邻”轨道的有效载荷送上太空了。不过为了让整个计划顺利实施,唐启文需要完成的工作量可是十分巨大的。
因为时间非常紧迫,所以唐启文不得不使用一些非常规的手段。考虑到现在飞马座火箭进行的都是一些商业发射任务,其发射准备工作的保安情况要比那些军用发射任务差得多,唐启文直接入侵到对方的网络中,修改了其中几处结构和发动机固体燃料的成份配比。
因为每次发射的有效载荷都不尽相同,所以对火箭进行一些小改造的情况倒也是经常发生的。而且唐启文使用的又是对方的内部网络,所以他的请求很快就得到了确认。对这样的结果唐启文也非常满意,毕竟这么一来他只要专心制造火箭的有效载荷,就是最后令“近邻”改变轨道的那部分就行了,对唐启文来说这么一来时间自然就宽裕了不少。
第986章 变轨装置
不过要制造出能令直径八公里的小行星改变运行轨道的装置,可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毕竟飞马座——xl运载火箭是种小型火箭,运载能力不过在两百公斤左右而已。就算唐启文利用自己掌握的高科技知识,对火箭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使其在运载能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考虑到这次要把有效载荷送到离地球三百万公里远的地方,所以飞马座——xl型火箭最多也只能携带两百十一公斤的有效载荷而已。
在这两百多公斤的重量里,唐启文不仅要制造出足以改变“近邻”轨道的装置,还要同时做出可以令这个装置安全降落到“近邻”上的小火箭才行。
要知道避免一颗直径达八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地球,可不是单纯地把足够的炸药送上去那么简单。唐启文那个时代人早就知道,小行星的结构十分不稳定。要是单纯地想用爆炸物来改变其运行方向,最后的结果很有可能小行星的轨道没有改变,其本身却被炸成了许多碎块。
而对地球来说,碎成许多块的小行星和整块小行星撞击的区别,就象一个是被大口径步枪打中而另一个则是被霰弹枪打中一样。虽然在灾难发生的过程上两者会有所区别,但最终的结果其实都差不多,就是会造成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种生物从地球上灭绝。
为了不让这种情况发生,唐启文必须制造一个装置,可以平稳地降落在直径只有八公里的“近邻”上。然后启动这装置上的推进系统,以此来改变小行星的运行轨迹。当然,这种方法虽然安全,但难度却十分惊人。若是单以二十一世纪的技术,是肯定不能完成如此紧密的飞行。
好在唐启文掌握的科技水平要比二十一世纪的先进得多,所以虽然手头只有一些基本的材料可用,但他相信最终做出来的装置可以满足这样的精度要求。当然,要购买其中的一些材料,又要花费唐启文好几天的时间。好在他把改装飞马座——xl火箭的任务交给了发射场上的人,否则时间上还真是会来不及了。
接下来的几天里唐启文连学校也没去,让杜思为自己开了张病假单,他一直窝在自己别墅的地下室里制造火箭的有效载荷。这有效载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个部分是一枚小型高效火箭,第二个部分则是预计要登陆到“近邻”小行星上,用以改变其运行轨道的推进装置。
因为这两个部分都是在外太空工作,所以根本不用考虑气动外形的问题,唐启文将其分别设计成了两个半球体。球形是最佳的几何形状,不但坚固而且内容量也大,绝对是适合太空航行的好形状。
而且在这种形状里,装置各部分的结构也比较容易安排。根据超级电脑辅助设计的图纸,唐启文忙着把这几天陆续到货的零部件按照自己的要求改装好,然后一件件地装配起来。要自己制造一架火箭和紧密的控制系统,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好在唐启文偷渡到二十一世纪以来,因为各种原因需要自己动手制造一些高科技的小玩艺,所以各种工具也是准备得一应俱全。这也让他制造火箭的过程十分顺利,节省了不少时间。
因为这是关系到全人类能否继续生存下去的大事,所以唐启文也非常仔细,在制造这装置的过程中慎之又慎,生怕自己的某一个疏忽就让这次行动功亏一篑。可惜的是这样重大的行动要是由政府来主导的话,肯定会同时发射两枚火箭,把其中一枚火箭当成后备系统,以免第一套系统出错还有补救的措施。可惜的是现在整件事都由唐启文一个人来完成,所以无论如何是来不及做备用系统了。
忙碌了十多天地工夫。这套用以改变小行星运行轨道地系统终于大功告成了。其自带地火箭用来推进装置接近小行星。然后前半部分会在小行星上登陆。启动推进系统改变“近邻”地运行轨道。使其避免和地球正面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