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启文地注视下。登陆系统慢慢向小行星表面靠近。只有最后地几米距离了。唐启文知道就算登陆装置在这个距离直接撞上岩石。也不会对其造成什么损害。不禁也在心中暗暗地松了一口气。
然而就在此时。他突然发现镜头中突然出现一块高耸地岩石。因为小行星“近邻”快速旋转地缘故。这块耸立地岩石以极快地速度横扫过来。刚好重重地撞在登陆系统上。发生这样地情况也算是个巧得不能再巧地巧合。这块耸立地岩石应该是不久前那次撞击造成地。其实高也不过只有七、八米而已。要是这块岩石稍早一点转过来。登陆系统根本没降落到这个高度。自然不会受到它地影响;而要再晚个几分钟地话。登陆系统已经安全着陆。自然也不会发生这样地事情。偏偏这块岩石在这个时候转到登陆地这一面。结果自然是把登陆装置重重地撞飞了出去。
现这一情况地唐启文也是大惊失色。这一撞可着实不轻。天知道登陆系统有没有损坏。甚至是已经被撞出了小行星地引力场。已经没有再次登陆地希望了。因为这是突发情况而且离地球又那么远。所以唐启文根本不可能及时地作出反应。毕竟从事情发生到他收到信号。已经过去了将近两分钟地时间。而唐启文再作出决定对登陆系统下达指令。又要花去两分钟时间。一来一去接近四分钟地时间里。失控地登陆系统早就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唐启文心里很清楚。此时地球和整个人类地希望就都在登陆系统地智能状态控制程序上了。要是这套程序能即使发挥作用。登陆装置还是有可能及时采取行动。最终安全降落在小行星上地。但因为通讯延迟地关系。他并不能立刻知道事情地结果。只能焦急地在等待着最新地情况。
第997章 变轨
这事毕竟关系到几十亿人类的生死,就算唐启文平时再怎么玩世不恭,此时也是急得满头大汗。对他来说这短短的几分钟就象是一个世纪那么漫长,等到从登陆装置传回的图像稳定了下来,唐启文发现登陆系统已经稳稳地降落在了小行星上,这总算让他悬着心放了下来。
幸亏登陆系统的智能稳定程序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才没让唐启文以前的努力付之流水。在当初设计登陆装置的时候,唐启文就为这套系统装备了固定锚链。只要登陆装置以正确的姿态着陆,固定锚链就会自动射出,将这套装置牢牢地固定在小行星表面。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至少固定锚链的工作十分正常。确定了登陆装置已经着陆后,唐启文立刻命令其开始自检,现在小行星离地球的距离已经非常近了,要是不抓紧时间的话,这改变其轨道的计划最终很难实现了。
随着登陆装置开始自检,唐启文也非常紧张。虽然他设计的系统可以承受一定力度的撞击,但这总是有个限度的。在宇宙中飞驰了几千万公里,然后又意外地被重重撞了一下,唐启文很担心系统会出现故障。真要是这样的话,就算登陆装置被固定在了小行星上,最终的计划还是无法实施。
整个装置自检大概用了三分钟的时间,在见到所有系统一切正常的信号后,唐启文终于松了一口气。缓过神来的唐启文立刻开始工作,先是确定了登陆装置在小行星“近邻”上的位置。然后通过超级电脑迅速计算出在小行星不停快速翻滚的情况下,装置该如何运行才能保证让其的轨道发生足够多的偏移,从而避免和地球相撞。
这样的计算十分复杂,要不是唐启文有超级电脑的帮助,恐怕直到小行星撞上地球时计算工作都还没有完成呢。不过唐启文完成这项工作,却只花了短短几十分钟时间而已。在结果出来后,唐启文立刻把整套程序都传送到了登陆装置的电脑上。
收到了来自唐启文的指示,那装置立刻立刻开始工作。不过因为小行星在不停地旋转,所以装置工作起来也是断断续续,不象唐启文之前想象得那样,可以连续运行来改变小行星的运动方向。
这么一来系统原来十六小时的工作时间就会大大延长,预计会增加到二十八个小时。让唐启文担心的是系统的工作时间延长后,很有可能造成小行星轨道改变的幅度不够,最终还是会撞上地球。不过此时他已经没有其他补救的方法,也只能是死马当成活马医尽人事看天意,希望地球能逃过这一劫了。
接下来的二十多个小时里,唐启文不眠不休地关注着个方面传来的数据。因为这套系统的推力很小,所以对小行星轨道的影响也很不明显,一开始只通过地面望远镜的观测,很难确认小行星“近邻”的运行轨迹有没有发生改变。
此时一直伴随小行星飞行的推进装置起到了一个标杆的作用。唐启文在上面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可以测量推进系统和小行星之间的距离,其准确程度可以精确到以毫米为单位。有了推进系统作为参照物,唐启文可以精确地测量出下行星“近邻”的运行规矩有没有改变以及改变了多少。对目前地球上所有人来说,这两个数据绝对是性命攸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