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边关正处危难之际,五王爷便留在了镇北府,这一留便是三年之久。”
小狐狸倒是听明白了,只是有些不解,“可这跟外面的动静有什么关系?”
守阁大监说道:“咱家在跟你说这段因果,没有因何来果?”
“因果?”
狐九眨眼道:“到底什么是因果,先生也总是说起这两个字。”
但它却一直不明白。
“种因得果,便是因果。”
守阁太监没有多做解释,接着说道:“一切都得从这三年说起。”
“五王爷镇守边关,三年斩北漠兵卒千人有余,几次淤血,立下赫赫战功,但说到底…身为王爷私自离开封地是不合规矩的,更别说停留在了镇北府三年之久。”
“再则……”
守阁大监看向小狐狸,说道:“镇北府乃是二王爷的封地!”
两位王爷身处一地,虽都是为了镇守边关,但这样做无异于是给了某些人把柄。
蓄意造反一词,便传到了官家耳边。
“这是为什么?”狐九有些不明白,它问道:“为什么两个王爷在一起就会造反?”
“镇北王手握兵权,虽说五王爷没有兵权,但这么些年行走江湖,在江湖上留下赫赫声名,更是结交了不少江湖义士,若是这两股力量整合在一起,有心造反,你且想想,那将会是什么后果?”
小狐狸明白了过来,说道:“可他们也不一定造反啊。”
“不一定那便是有可能,皇位若是想坐稳了,便不得不防。”
守阁大监说道:“于是乎官家便召五王爷归京,归来的第一天,便是问罪。”
五王爷孤身一人上了朝堂。
百官接连进言,言语犀利,举例了五王爷这些年的罪证。
若问他们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那自然是有的,要知道四王爷跟五王爷虽说封了王爷,都还未曾封地的,只要站队站的好,自然是有利益的。
五王爷百口莫辩,官家在这般情况下也没办法直言保下五王爷,只是说再议,便匆匆退了朝。
当夜便将五王爷唤到了御书房中。
“五王爷本以为他跟官家之间还跟当初一般贵为兄弟,便是口无遮拦,可他却忘了,官家已经不是当初的三皇子了。”
五王爷错就错在这里,一个没心眼的人,是很难入的了皇帝的眼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