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页

“紫气东来”这四个字可不是出自唐学智之手。银钩铁画,钢劲十足的这四个字,看起来给人一种强烈的震慑感觉,甚至感觉门楼会承受不住这四个字的力道,直接坍塌下来。

这,同样是唐于蓝的曾祖父提的字。

虽然二叔出钱翻修过不少地方,可这四个字却从来都没有动过。

走过门楼就到了天井,光线有些灰暗,脚下用青砖嵌铺,廊檐下走动着拜客,西侧厨房中飘来阵阵油烟味,几个青年男子端着托盘跑前跑后,热的满身是汗。这次寿宴是二叔唐若松负责的,厨子和伙计都是他请来的。

终于到了正厅,宽敞明亮。

正厅建筑格局如同百年前,给人一种恍若隔世的古朴感。

正对门的墙壁一张供桌,上面挂着先祖画像,左右写着:“帝尧传姓有千万,凌江一脉仁如天。”

相传唐姓起于帝尧,而孔子称呼帝尧“其仁如天,其智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想必这一副老对练根此也有很大联系。

供桌上面摆放着新鲜的水果,寿桃。

大堂前,左右各有是两张花梨木太师椅,色泽陈旧,不知有多少年月。

下面还有一排座椅,做工精致,颜色有些发黑,几张茶几同样古旧,放在那不动,就给人一种沉甸甸的感觉。这要拿出去拍卖,准能值不少钱。

唐于蓝祖父名叫唐修古,步入耄耋之年的他,精神头看起来可旺盛的很,耳不聋、眼不花、就连头发也是黑白掺半,向后梳的整整齐齐。他穿着黑色唐装、手持文明杖、端坐在太师椅上,正跟村里几个德高望重的老人闲聊着。

唐于蓝的二叔和四叔陪在下首,不时干点端茶倒水的活,再奉迎老太爷几句。

“大哥,都几点了,你来的也太晚了。”唐若松站起身,满脸的责怪。这也难怪,现在他借着祖业成了有名的企业家,住的是别墅,开的是奔驰。而大哥混的什么都不是,若不是唐于蓝回来,晚年的他孤苦无依,要多不堪就有多不堪。

刚开始的分家的时候,唐文远就到二弟家来窜门,哪曾想被当做蹭饭的,中午做了两桌菜。

唐若松家里这一桌,大鱼大肉,吃的是山珍海味。唐文远那一桌,随便做了个白菜炒豆腐,没放几滴油,气的老头子一口饭都没吃,借口有事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