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面色凄苦,以他如今的神通,终于能够从命运长河之中窥伺一丝天机。
可正因为知晓大明如何最弱,刘伯温才心中苦涩至极。
而放眼满大明,却没有多少人能够看穿这其中玄妙。
听闻此话,朱元璋突然来了兴致,倒是不急着商议大明是否要投效大武帝朝,而是关切刘伯温那未尽之言。
“帝师,何出此言?我朱元璋虽然起于微末,但凤阳朱氏如今能够位列中古世家,而且大明又是硕果仅存的四大帝朝之一,寡人时常也想不通,大明为何还是这般弱小?历经华夏那一次轮回,寡人自问自己,绝非半分残害尔等心思,就算大明朝臣对寡人离心离德,但只要天下苍生还是心向大明,大明也不至于如此衰弱啊。”
在华夏历史上,作为一个帝王来说,在大业功成后,大肆残杀功臣,的确国朝有损气运。所以,明朝历代,都没有特别兴盛的时代。
不过,大明也不是丝毫没有可取之处,至少,煌煌大明三百年,“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这在华夏历朝历代之中,都极为罕见。
“陛下,这不是你的错,或许是天意使然,又或许是气数使然。这一切都是命,这一切的因果气运,早在冥冥之中就已经注定。而这一切,就在华夏历史长河曾经昭示过。只是微臣,直到如今才想通这其中一切。”
刘伯温精通天机,被朱元璋拜为帝师。
如若不是他协助朱元璋镇压大明气运,或许在此前北原争锋之中,大明不一定敌得过魏武。
因为,魏武朝文臣如云,将星璀璨。
而放眼整个大明,能够拿出手的文臣武将,屈指可数。
这一切,不要说比不上大秦、大汉跟大唐,就连魏武都比不过。
没有绝顶文臣跟盖世将星辅佐,大明单凭朱元璋一人之力,也不能完全镇压住气运,每一天气运都会消散一些。
长此以往,大明自然就羸弱不堪,成为西洲最弱的帝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