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文这个时候才笑着告诉高西说,在美国大部分地方,你就别指望吃到正宗的中国菜了,因为基本上都是酸甜两种口味。
可他话虽然如此,可对于一个有追求的吃货来说,这样的东西实在是难以下咽啊。
这所谓的“左宗棠鸡”,其实就是在炸好的鸡块上浇上酸甜汁——如果把浇汁改成蘸酱,这道菜就变成了麦当劳里的麦香鸡。
但左宗棠鸡原本是宝岛厨师彭长贵在上世纪50年代创造的新湘菜。据彭长贵回忆,最初的左宗棠鸡“味厚,酸、辣、咸”,是典型的南湖口味。
上世纪70年代,彭长贵在纽约联合国总部附近经营彭园餐厅,凭借这道菜吸引了贝聿铭和基辛格,左宗棠鸡从此在美国一炮打响。但在后来,为了迁就美国人的口味,这道菜被改成了咕咾肉一样的口味。
赛文让高西尝尝,其实味道还是不错的,可高西能屈服吗?最后叫来了厨师,询问还有什么别的菜没有,这厨师就告诉他们说要不然试试“李鸿章杂碎”吧。
高西直接愣住了,这都什么鬼啊,不是左宗棠就是李鸿章的,他心里头就觉得这肯定不是什么好东西,于是问了一下,果然还真是如此。
听那厨师说,这道菜原本是用动物内脏和蔬菜做成的杂烩,最初是美国华工的饮食。
1896年李鸿章访美后,美国社会被中国文化吸引,炒杂碎也因此进入美国人的视野。在去除动物内脏,改良成适合美国人的口味之后,炒杂碎伴随着上世纪初美国社会的快速城市化,开始在美国流行。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这道菜一度成为了中餐的代名词。
果然还是不能理解老美的口味啊。
“对了,我们这里有一种菜,您可能会喜欢,是香辣味的,叫香辣画饼,你可以试试。”这厨师得亏是个华裔,好像还知道高西是为什么不喜欢那左宗棠鸡、李鸿章砸碎。
高西真没听懂什么香辣画饼是什么玩意儿,于是就要了一份,反正都要了那么多菜了,终究也吃不过,高西准备全部打包,然后在野炊的时候放到锅里面弄成大杂烩,调成中国口味的,那吃着才带劲。
不过这香辣画饼他还是打算试试的,毕竟不能现在什么东西都不吃啊。
等那东西上来的时候,高西就傻眼了,什么香辣画饼啊,那根本就是煎饼果子好吧,只不过是弄成了香辣味的而已,还是油炸的,这跟煎饼果子好像有点背道而驰了。
不过吃了一口,味道还不错。
厨师兼老板见高西吃得高兴,就笑着说道:“这个香辣画饼绝对是正宗的中国菜,它起源于三国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