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后,很多人还是认为:这两起车祸,还是吃了狐狸肉的缘故!看来,狐狸这东西还是少惹它为妙吧!!
“扯个娘蛋,这故事是你小子瞎编的吧,虽然我听说过中医理论认为狐狸肉有小毒,内脏有大毒,也就是讲狐狸肉有热毒,这在《本草纲目》上有讲过。因此,市场上是没见过卖狐狸肉的。但也不是迷信这个理由好吧。”高西听完了高朋的故事,顿时觉得好笑。
他以为这小子会讲出什么大道理来呢,却没曾想说了半天,居然就讲出了一个迷信故事,这让他大为扫兴。
其实不容易被吃到的狐狸肉其实营养价值很高,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矿物质等营养成分,而且狐狸肉的功效与作用也不小,可解毒、利尿、镇静、养肺等。
狐狸肉有热毒这个是真的,可是热毒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可以治病的啊,而且只要料理方法得当,也就没事儿了。
高西不愿意吃这个狐狸肉,倒不是被高朋的故事吓住了,而是因为他真的不会料理,万一吃出个三长两短来,那就麻烦了。
河豚肉虽美,然则中毒却是会要命的。
“哎呀西哥,你不要不信啊,我虽然没吃过狐狸肉,但是我爷爷却是吃过的,他给我说的可不是故事,而是他的亲身经历啊!”
“你爷爷?”
“对啊,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的事,当时部队驻在湖省均县一处山间盆地里,周边都是延绵不绝的秦巴山脉,山上飞禽走兽不少。连队附近一个村子里有个靠打猎为生的‘老绝户’——也就是没有儿女亲人的孤寡老人。平时主要打些山鸡,野兔,山羊之类的小动物拿到镇上或者是供销社去卖,换些米和油盐度日。老人卖了钱,往往先是打一碗劣质地瓜干酒干喝了,再醉醺醺地回家。因为经常路过连队,一来二去地和战士们也都搞熟了,大家常拿他开开玩笑,有时也接济一些食物给他。”
第四五零章 狐狸缘
“秋末冬初的一个星期天,‘老绝户’兴高采烈地背了一只大狐狸经过连队,大家围了上去看热闹。一看,大家都啧啧称奇,这么大的狐狸谁都没见过,那狐狸连尾巴差不多有两米长,棕红色的皮毛油光闪闪,两只眼睛冒着金光,看样子起码有十几岁了,大家都说这真是一只狐狸精。‘老绝户’也说,他打了几十年的猎也没见到过这么大的狐狸。他是在山上放了一些诱饵炸药炸到的,这狐狸到供销社能卖七八块钱呢。这在当时农村也算是一笔大收入了,要知道那时一只老母鸡才买五毛钱。”
“刚好爷爷营部的军医也在,它是北方人,识货,当场就掏出十块钱买下了,双方皆大欢喜。军医只要皮,说是要给父亲作件背心,尾巴给母亲做条围脖。于是请我们连长帮忙把皮剥了。爷爷他们连长也是山里人,以前在家时,上山打猎,下河摸鱼这些事都会干,三下五除二就处理妥了。但剩下的狐狸肉怎末办?大家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有人说这东西不能吃,有毒。有人说这东西不好吃,很骚。还有人说吃了狐狸精会有报应……这时连长说,我就不信这个邪,这狐狸和狗,狼都是一类的东西,狗肉和狼肉都能吃,狐狸肉为啥不能吃?我来做,保证好吃!敢不敢吃,自便。”
“连队战士都是年轻人,好奇,嘴馋,听连长这一说,也就不说啥了,上来七手八脚,把老狐狸大卸八块,连长连狐狸的心肝肚肠也不舍得丢掉,一起放进一个铁水桶炖了起来。狐狸肉的臊味果然很大,他又使劲放进了许多辣椒干,大蒜,生姜,花椒,大料,酱油……总之炊事班能有的调料都放进去了。两个小时之后,果然满屋飘着炖肉的香味。”
“晚饭时,连长大喊一声,要吃狐狸肉的自己到连部来,不再请了!连队的干部们不想抹连长的面子,都来了,还有几个胆大的班长,战士也来凑个热闹。我先夹了一块尝尝,因为放了太多的调料,闻起来挺香,吃起来还是有些臊,但还可以接受。感觉怎么说呢,就是狼肉比狗肉臊,狐狸肉比狼肉臊。吃开了头也就没那么多顾虑了,最后每人都吃了一大碗,连汤汁都没剩下。吃完饭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大家该干啥就干啥了。”
“到晚上九点半吹过熄灯号,大家都按时上床睡觉了。不多久,爷爷就觉得人忽然发起烧来,口干舌燥,满脸通红,心在怦怦地跳,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他当时心想是不是晚上吹风着凉感冒了?坚持一下,用被子悟出汗来就好了。正硬顶着,就听到同屋的副连长也在床上‘翻烧饼’。副连长外号‘杨胖子’,心宽体胖,平时上床五分钟就打起呼噜了,经常吵得我心烦睡不着,爷爷有时候扔个东西过去都打不醒他,今天怎末也失眠了?爷爷忍不住开腔问道‘老杨,有啥心事啊?’。那副连长用一口浓重的川州话说‘龟儿子,今晚朗格心怦怦跳,搞得我睡不着’!爷爷就说,你是不是感冒了?我也可能是感冒了,头疼心慌,喉咙痛。他听后说,那我们去找卫生员拿点感冒药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