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除了这些意外,这季度剩下的所有剧集平均收视率都没有超过10,一些原本颇受期待比如tbs重拍的经典剧,佐藤浩市跟堺雅人加盟的《官僚们的夏天》,第一集拿到了145的收视率可谓相当受关注,可接下来很快收视率就跌到了10以下,最后收官收视率更是只有65,对于这样一部用了很大力量的剧集来说,这个收视率毫无疑问是不及格的。
《零秒出手》,《救命病栋24小时》,《任侠看护》,《华丽间谍》,原本历史上的2009年7月档,就只有这么四部剧平均收视率超过了10,所有剧集加在一起的平均收视率更是只有967,相比于几年前比如2004年的7月档七部剧集平均收视率超过10,合计平均收视率超过12的现状来看,业界内的状况,的确是越来越严峻了。
在这个状态下,即使是周晓跟木村拓哉两大号召力超强的导演跟演员合体,收视率却还是迎来了降低。
298这个收视率高吗?跟同期的其他电视剧相比的确是高的不能再高了,因为《安堂机器人》的出现,甚至直接导致其他档期的电视剧收视率都有了一定的降低,最终,本季度的所有剧集当中,就只有《安堂机器人》这一部剧的首集收视率超过了20,原本前世能超过20收视率的《救命病栋24小时》,也因为周晓的出现而让首集剧集的收视率只是197而已,悲剧的卡九成就了《安堂机器人》的一览众山小。
可是……这部剧的收视率真的很高吗?现在阶段,论及周晓跟木村的剧集,不论评价机构还是日本娱乐圈,都已经早就不会跟其他剧集相比了,周晓的剧集是特例中的特例,从他出道以来的第一部剧开始到现在,拍一部火一部,几乎每部剧都是当季度关注度最大的剧集已经成了一个传统,对于大部分日本观众来说,收看周晓的剧集已经形成了一种习惯跟必然,这才是为什么只有周晓能一定程度上的抵抗平均收视率的降低了。
但即使是周晓,也不可能抵抗日本收视率降低的潮流,他跟木村拓哉的合作可谓强强联合,二人合作的收视率当然不能无脑的相加计算,可就算不相加,光是算周晓一个人的收视率,298的收视率也一样算是有些衰落了。
在收视率出来的第二天,日本多家媒体都打出了周晓和木村拓哉新剧首集仅获298的标题,这个标题坦白说太贱了,什么叫“仅获”啊……看到这样的形容词儿,首先喷出来的是日本其他电视剧的制作人,周晓跟木村拓哉的一个“仅获”,对于他们来说,是全剧收视率最高点也难以达到的一个数字,周晓跟木村的组合之外,全日本有任何一个电视剧制作人能拿到这个数字的收视率,那都是可以在日本最高级饭店开庆功会的等级了!
但这就是现状,在媒体跟被惯得有些过分的观众们看来,周晓跟木村的合作,却仍旧没能让剧集的收视率踏过30,这无疑是某种失败了。
除了失败之外,对这部剧本身的质量,大家却还是相当看好的。
木村为了这部剧也算是付出很多了,拍摄之前就在周晓专门找来的武术指导安排下练了相当一段时间,等开拍之后更是以近乎苛刻的等级去要求他自己,而剧集最终出来的效果也相当不错,日本的大部分观众都表示,自己是张着嘴看完一整集《安堂机器人》的。
没办法,整整一集当中的打斗戏其实论时长并没有超过周晓上辈子的《安堂机器人》第一集太多,但是整个打斗过程中的故事性跟精彩程度却远高于前者,而且更厉害的则是,新的周晓版本打斗戏整个过程真实了不少,周晓前世看到的《安堂机器人》,里面有相当多看起来其实并没有那么“科学”,甚至有些夸张的打斗戏。
这些戏份的安排,其实是出于技术跟时间原因造成的,因为安排这样夸张的打斗戏,把过程更多的托付给cg技术之类的东西反而要容易一些,可周晓却并没有这么做,他给木村安排了更多更刺激同时也更难的打斗戏,这导致整个打斗过程的夸张成都有些下降,难度跟精彩程度却反而提高了很多很多。
当然也不是没人挑刺儿,有不少木村的饭就纷纷表示剧集太复杂,打的太乱太多,感情戏太少等毛病并且想要放弃这部剧。
很显然,会这么挑毛病的观众,是以中年大妈饭为主的观众。
以往,这样的饭是日本电视观众中当之无愧的核心,但是人们头一次发现,似乎这回,大妈饭们占不到主流的话语权了。
《安堂机器人》这部剧的主要收视人群,一是周晓的饭,二是木村的饭,三是普通的电视观众,这三个人群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彼此存在相当多的交集,有些人可能同时身兼两个甚至三个身份。
在这些群体里,普通观众通常是最不“挑食”的,他们并不关心是谁拍的电视剧,他们只关心电视剧好看与否,对于这些观众来说,“周晓”的吸引力其实远大于“木村拓哉”,木村的形象,木村的演技,其实日本观众又不是傻子,大家早已经知道木村的那些套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