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群人不解的目光中,鲍国背着锅盖,一手提着头盔,一手擎着一块还冒着热气的烤肉跑到村口,绕到一片数米高的荆棘外,闪身回到了地球。
……
“盐倒是足够,可这五香粉怎么用没了,姥姥啊,这些东西是必备的,不行,我得去趟农贸市场,把这杂货铺开起来。”
跨上摩托车,鲍国连打了三个喷嚏:“大爷的,那边得有30多度吧,家里才20度左右,这温差我会感冒的,在感冒之前,一定要搞明白那边有什么值钱东西,拿过来卖一卖,我可不想倒腾烤肉回来卖。”
杂货铺里都卖什么,鲍国并不知道,他只知道这玩意儿就是超市遍地开花之前的商铺,后来超市大行其道,这种集农产、土产、副食等于一体的小杂货铺子就渐渐淡出了大众的视线。
鲍国的姥姥家开杂货铺有几十年了,最后基本不怎么挣钱,留着铺子也就是有个念想,已经很少有人来买什么东西了,村子不大,百十户人家,开了两个商店,他姥姥家的杂货铺被夹在中间,哪有的搞。
“啊?杂货铺啊,现在好少喽,你想采购的话,这农贸市场你得从头走到尾,样样数数的你都得买点,也不用备太多的货,外边就有出租小货车,一起拉了就行,不是我说你啊小伙子,你这岁数,干点啥不好,别开啥小杂货铺,不挣钱不说,还可能赔钱,开不得,开不得啊。”
一间调味品批发店的老板,语重心长的跟鲍国扯着,毕竟看这小伙子一下买了近千元的各种调味品,光是那种粗盐粒,就搞了三大包,虽然这东西不能明着卖,但是,谁管呢,有钱不赚王八蛋。
这打听清了小伙子开啥,杂货铺?开玩笑你真的,什么年代了,坐个公交进城到超市买啥不行,稀罕你这杂货铺?
“谢谢老板了,其实我就是留个念想,毕竟老人开了几十年,说关就关了,我妈也不会开心,就图他们个心里安稳而已,对了,那个十三香再来十包。”
“真是个孝顺的孩子,我家那小兔崽子要有你这么孝顺就好了,对了,你别到对面买农具,往东走,厕所旁边有个小店,那老头是个老铁匠,自己在家打造的东西,质量好价格又不高,最主要的是,你只要出钱,让他打造什么样的刀具都成,嘿嘿,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鲍国眼睛一亮,什么刀具都能打,这个要得,要得啊,谢过这位老板,将东西往背后的小拖车里一放,向着那厕所旁的土杂店走去。
“金凤五金土杂店”看着面前又脏又破的招牌,鲍国不由得苦笑,这位老爷子就不能好好搞一搞门面吗,现在是看脸,不对,看形象的时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