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新甲应策

如果是其他人问,又或者是其他时候,陈新甲不会说实话,以免被人听到,传到那些勋贵耳中,但现在他位置摇摇欲坠,随时都可能会被下旨论罪,又是面对太子,所以他也就顾不得那么多了,微微一思索,拱手道:“殿下,恕臣直言,我大明开朝三百年来,鼎定九边,海晏波平,卫所制曾经功不可没,但实至今日,卫所制却已经是弊端多多,不合时宜了,全国在册的卫所兵有百万余,但真正存在的连五十万都不到,能战的就更是少了,臣数次调兵而调不出,因此臣以为,要想外抗建虏,内平流贼,卫所制必须有所改变。”陈新甲所说,并没有什么新意,但却是一种态度的展现。而朱慈烺要的就是这种态度。“如果朝廷整顿卫所,陈部堂,你能担此重任吗?”朱慈烺淡淡笑。陈新甲稍微犹豫了一下,然后朗声回答:“只要陛下有令,臣赴汤蹈火,再所不辞!”朱慈烺暗暗叹口气,看来陈新甲并没有革故鼎新的决心,非“改革”之才。当然了,军制改革关乎大明国运,改好了,大明中兴,改不好,大明就玩完,如此艰巨的任务,确也不是陈新甲所能承担的。“对于流贼,部堂又怎么看呀?”朱慈烺忽然又换了一个话题。陈新甲不明白太子的话题变化为何如此剧烈?不过他也乐意改变话题,于是朗声回答:“殿下,流贼都是乌合之众,虽然势大,但却难以成势,我大明的心腹之患仍是辽东。”朱慈烺笑一笑,陈新甲虽然有点干才,但终究是缺乏战略眼光,如果没有李自成的帮忙,再过一百年,建虏也不可能攻破北京,在汉家江山上建立满清王朝。所以,大明的心腹之患并不是满清,而是李自成。但李自成并不是天生就是流寇,如果丰衣足食,国泰民安,鬼才愿意造反,所以归根到底,大明朝的问题还是两个字:民治。至于建虏,只要紧守山海关,重兵屯于蓟辽,加强沿途长城要塞的防守,堵死建虏绕道蒙古侵袭大明的路径,再配合平辽三策,坚壁清野,不出五年,建虏必乱。看来,陈新甲终究不是兵部尚书的最佳人选。见朱慈烺忽然不说话了,陈新甲微微忐忑,难道是自己说错话了?想要问,但又不敢问。“陈部堂对辽东又怎么看?”朱慈烺问。陈新甲精神一振,辽东才是他的强项,也是崇祯任用他为兵部尚书的原因。。陈新甲滔滔不绝的讲。朱慈烺静静听。没有什么新奇的,无非就是扼守关隘,烽火示警,辽人守辽,空话大话一堆,没有提出一个有用实际的策略。最后,陈新甲终于说到一个还算有用的策略。那就是彻底关闭马市,不使一粒粮食,一斤生铁流入建虏。这也是朱慈烺向父皇提出的建议之一。不过朝堂之上却有朝臣提出异议,蒙古人虽然向建虏臣服,但因为有马市的存在,所以他们并没有全力帮助建虏,一旦断绝马市,就等于是彻底将他们推到了对立面,为了得到粮食和布匹,他们必然也要兴兵寇边,到时,建虏在山海关蓟辽,蒙古人在宣大,两路夹击,以朝廷现在的兵力,必然是左支右绌,无法应对。再有,一旦关闭马市,朝廷的战马从何而来?没有战马,朝廷又何以剿灭流寇,收复辽东呢?所以,彻底关闭马市之策在朝堂上讨论了好几次,始终没有定论,最后采取折中之策,决定缩小马市规模。明末最大的问题就是官员短视,相互扯皮,蒙古人既然向建虏臣服,就已经是大明的敌人了,又怎么能奢望他们看在马市的份上,跟建虏三心二意,不全力帮助建虏呢?而崇祯也被朝臣们唬住了,这么明显的事情,竟然也下不了决断。朱慈烺心里有火气,但他是太子,不是皇帝,朝政大策终究还是要听父皇的。“蒙古人不足虑,他们已经安逸一百年了,没有建虏坚持,他们绝对不敢单独寇边,宣大府的精兵对付不了建虏,但对付他们还是不成问题的。”陈新甲说。朱慈烺点点头:“但精兵需要良将,我忧心的是,曹文诏曹变蛟之后,我大明已经没有良将了……”“殿下过虑了,我大明富有天下,英才辈出,只要悉心选拔,岂能没有良将?”陈新甲安慰。朱慈烺沉思了一下,说:“刘肇基倒是一员良将,可惜负罪在家。”刘肇基,明末抗清名将。崇祯十三年,任辽东副总兵,与曹变蛟等人合兵击清军于塔山、松山,并率士卒千余人救吴三桂于杏山,但被人诬以临阵退却,被督师洪承畴罢官免职,历史上,一直到崇祯十七年,刘肇基自请从征效力,才被朝廷重新起用,得加授左都督、太子太保衔。1645年3月,清军包围扬州,史可法命附近驻军增援,只有刘肇基一支孤军赶到,入城守北门,城破之后,刘肇基率部400人与清兵死战,格杀数百人,终寡不敌众,最后全军覆没,副将乙邦才、马应魁、庄子固等皆同死。刘肇基不但良将,也是忠臣。这样的人,不应放在家里。“臣明白了。”陈新甲心思通透,立刻明白朱慈烺的意思了。身为兵部尚书,他有举荐总兵的权力,只要不是有太大争议的人选,皇帝和内阁一般都会准许。“本宫听说,蓟州总兵白腾蛟统军不严。”朱慈烺淡淡说。陈新甲有点为难,但终究是点头:“臣明白。”太子上一句是暗示起用刘肇基,这一句却是明示刘肇基使用的位置。如果是空缺的职位,立刻就可以上任,但如果有在任,就只能撸掉或者调职了,太子说“统军不严”,暗示他撸掉白腾蛟,不得给白腾蛟调职,这样一来就比较麻烦,需要陈新甲动一番脑筋和手腕。陈新甲不明白太子为什么对刘肇基如此看重?但太子既然提出了,他就不能拒绝,只能想法设法的完成。朱慈烺为什么要把刘肇基安置在蓟州?很简单,今冬十一月,建虏将兵分两路,一路从界岭口毁长城边墙而入,另一路从黄崖口入寇,两路兵锋直指蓟州,历史上,蓟州很快就陷落,因为蓟州陷落的太快,援兵来不及组织,所以明朝的防御陷入被动,其后建虏经北京,分道南下,连克霸州、河间、永清、衡水,转攻山东,将河北山东掳掠一空。今世要想避免这场悲剧,蓟州是重中之重。现任蓟州总兵白腾蛟是无名之辈,没听说他有什么事迹,所以必须撸掉。朱慈烺不奢望刘肇基能打退建虏,只希望他能多拖延几日就好。“山西总兵李辅明还没有回山西吗?”沉思了一会,朱慈烺又问。李辅明,参加松锦之战的九边总兵之一,松锦决战前夜,他随着王朴吴三桂一起败逃至塔山,历史上,他和其他败逃的总兵都受到了皇帝的斥责,崇祯十六年冬天建虏进犯宁远,李辅明被任命为援剿总兵,星夜驰援,最后力战死于阵中。崇祯赠特进荣禄大夫、左都督。李辅明虽然在松锦败逃了,但他知耻而后勇,宁远血战挽回了自己的声誉。朱慈烺想:李辅明不是名将,没有赫赫战绩,但是忠臣,放在宁远久后必死,既然是山西总兵,就让他回山西最好,李辅明回了山西,就可以把周遇吉调回京师,等到今年冬季,建虏绕道蒙古寇边的时候,我手里就能多一张牌。“李辅明还在宁远修整,收编败兵。”陈新甲回答,心想这我可办不了,松山败了,塔山杏山撤了,宁远已经是山海关外唯一的大明城池,宁远城城池坚固,非塔山杏山那样的小城所能比,皇帝不会轻易放弃,李辅明也不能离开宁远。朱慈烺知道这一点,所以只能轻轻叹口气。大明忠臣烈士众多,虽然他竭力全力,但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救的。就如汪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