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喜痛苦的下达命令。
炮队调转马头,拉着大炮,向中牟县西南的武家庄而去。
“哒哒哒”
看到蓝旗的不止是李双喜,还有李过。
闯营在前线挂起蓝旗,五里之外的侦骑也挂起蓝旗,经过两次传递,传到十二里之外的闯营老营中。
毡帽蓝衣的李过站在营墙上,望着东南方向升起的蓝旗,痛苦的拔刀磔(zhe)柱,印痕深寸许。然后他下达命令:“全军准备,一炷香之后,不惜一切,填平壕沟”
……
武家庄。
上午巳时三刻(约10点半)。
梁以樟和袁时中站在两丈高的炮台上,远望壕沟另一边。
十万百姓挖了两天,连同小袁营原先就挖好的八里,一共挖掘了将近四十里的壕沟,并移除了挖出的泥土,将闯营彻底隔绝在中牟县之东。临近村庄的百姓全部迁移到中牟县城,所有的农具包括能填沟挖壕的铁器全部没收到壕沟的这一边来。
闯营要想填沟,只能用双手抠土。
梁以樟几乎是把办法想绝了,为的就是要让闯贼“望沟兴叹”。
但袁时心中还是有点发虚,他始终担心李自成会狗急跳墙,不顾一切的攻取壕沟,他小袁营区区两万人马肯定是挡不住的,弄不好就要玉石俱焚,直到马进忠和杨轩带着官军援兵赶到,他的心情才算是安定了下来,也才算是有了坚守到底的信心。
壕沟将近四十里,因地理地势分成了三段,最西南的武家庄,中间马圈村,北边的下马庄。袁时中和梁以樟率一半主力守卫最南边也是地势最漫长的武家庄,刘玉尺和朱成炬带军驻守最北面的下马庄。马进忠和杨轩则驻军中间的马圈村--虽然加起来只有五千人,但他们两部的战力却强过小袁营的两万人,因此驻军中部,不论闯营攻击南面的武家庄还是北面的下马庄,他们都可以驰援。
最重要的是,闯贼的老营就驻扎在马圈村对面六里之处,隔着壕沟,和官军遥遥相望,马进忠和杨轩驻兵马圈村,就是要就近防备。如果闯营不攻两边,直攻马圈村,那就最好不过了。
当然了,两部打的都是小袁营的旗号,以迷惑闯贼。
今早,听到闯贼大军出动的消息后,袁时中眼中的喜色藏不住--闯贼主力东出,孤注一掷的和太子决战,意味着闯营不会攻取壕沟了,小袁营也就不必承受闯营精锐攻击的压力了。
梁以樟却有点忧虑,虽然是穷途末路,但闯贼毕竟是经年的大寇,手下精锐众多,太子兵马并不占优,胜败仍是未知之数啊。
此时,两人站在炮台上,一边查看对面的动静,一边焦急的等待决战的结果。今日两军决战,最迟黄昏,最早中午就会有胜败生死的消息传来。
“梁大人,快看那边!”
袁时中脸色忽然大变,指着对面,声音都变调了。
只见对面忽然烟尘大起,一支兵马正沿着大道缓缓开来,旗帜招展,人头攒动之间,目测最少也有两万人。再近一点更清楚的看到了闯字大旗。
是闯贼!
梁以樟心中咯噔一下,心说闯贼怎么忽然改变主意,派兵攻打小袁营了?难道他不同太子殿下决战了?又或者决战已经有了结果?
“闯贼来了,吹号,快吹号”袁时中转身大吼。
“呜呜”
小袁营的信号兵连忙吹动号角,虽然已经归顺朝廷,但小袁营还是习惯使用流贼的号角,而不是官军的战鼓。
听到号角声,小袁营立刻就动了起来,原本坐下地上休息,在阴处乘凉的士兵纷纷操起兵器,在壕沟边列阵,弓箭手,长枪手,盾牌手,各就各位,虽然有点混乱,虽然军士们脸上都有惊慌,但总算是在很短的时间里就完成了战前准备,而高台之上的炮手急急忙忙地装填火药和弹子,一旦闯贼士兵到了壕沟前,他们就会开炮。
小袁营一共只有五六门火炮,除了一门老式佛郎机,其他全是虎蹲炮,射程短,威力小,而且还分置在三个地方,很难形成阻挡力,要想真正顶住闯营精锐的攻击,还要倚仗壕沟的威力。
壕沟深一丈五,宽两丈,沟底倒栽各种尖刺,人掉下去必死无疑。
此外,在壕沟的两侧都栽有拒马和鹿角,层层叠叠,纵使流贼填平了壕沟,拔除拒马和鹿角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是李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