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阎应元就内敛的多了,只默默做事,从不张扬,有句话讲,胜不妄喜,败不荒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从这一点上来说,阎应元是合格的,杨轩还需要再努力。
从千总到战兵营,看似兵马只是增加了一倍多,但意义却完全不同,千总队只是单独一队,但战兵营却是一个拥有枪兵、铳兵、骑兵、炮兵和工兵后勤的合成体,此外,还设有小型的参谋部,所有参谋,都从京营参谋司调派,担负向主官出谋划策的职责。
某种意义上讲,战兵营就是一个缩小版的京营。
在战兵营成立的会议上,朱慈烺清楚的告诉众将,战兵营未来都是要独当一面的,要具备独自发动一场大战役并保证取得最后成功的能力,步骑协同、步炮协同是战兵营的基本,作为主将,责任重大。
现在,京营只有两个正式满编的甲种战兵营,分别为杨轩和阎应元,徐文朴魏闯他们虽然也都领了一个战兵营,但皆是乙种,不论人员还是装备,都没有配备齐全。
战兵营从组建到现在,不过半年时间,杨轩和阎应元一直都在紧张操练,对他们的工作,朱慈烺是满意的,而建虏再次入塞,将是战兵营遇到的第一个严峻考验。
在八里桥停留了一刻,朱慈烺听取杨轩的汇报,对杨轩的兵力配置和守卫方略,有了清楚的了解,杨轩的战兵营一共五千人,他将一千人放在了通州城,一千人为机动队,剩余三千人,沿河摆开,防御建虏的渡河。
而通州城中,除了他的一千兵马,还有保定总督杨文岳的一千五百的督营和六百铳兵,加上通州原有的兵马和漕兵漕丁,一共有千人,保定总督杨文岳亲自坐镇通州,就京师防守来说,京师是第一位,通州是第二位,大明朝廷或可容许建虏渡过运河,南下侵掠京畿南部各个州县,乃至山东,但京师是绝对不容有失的,因此,照皇帝的旨意,兵部的命令,保定总督杨文岳,将自己的帅帐设置在通州、重点保卫通州。
历史上,崇祯十五年,建虏入塞之时,首辅周延儒为最高统帅,当时他就是把所有兵马都聚集在通州,令建虏望城而过,虽然保证了京师的安全,但却也导致了京畿南部的各处州县,防卫力量薄弱,被建虏轻易攻破,一直杀到山东海州的悲剧,今世的情况虽然比崇祯十五年的情况稍微好一点,但通州依然是防守的重点--换句话说,哪怕被建虏突破了运河防线,山东被破,通州和京师也决不能有失,以免惊扰圣驾,因此明朝廷将可以动用的机动兵马都布置在了通州。
现在,兵部的计划就是如此,杨文岳的帅帐设在通州,可保通州无虞。
对这一点,朱慈烺其实是非常不同意的,但他并没有直接提出反对,因为他知道反对也无效,不止是皇帝,也不止是为了维护皇帝的颜面,各个朝臣的家属也都在京师,因此京师是第一位的,太子如果提出异议,一定会被群臣反对,御座上的皇帝也不会支持,所以只能默认。
置于那些小州小县,只要能喂饱建虏,令建虏退兵,大部分的朝臣都是不在乎的。
对朝臣们的心思,朱慈烺心知肚明,但却也无法反对,不用说他是太子,即便他是皇帝,面对群臣的众口铄金,他也无法提出反对意见。
最后。朱慈烺忧心的问道:“汝霖,建虏前锋大军明后天就会杀到运河,你可有信心?”
杨轩字汝霖。
杨轩眼睛发亮,斗志昂扬的说道:“臣等他们很久了,有臣在,一个建虏也休想越过通惠河!”
朱慈烺点头:“可有什么困难?比如……兵力可足够?”
杨轩犹豫了一下,回道:“是不太宽裕,不过眼下各处兵力都是紧张,臣不敢再向朝廷要援兵,臣有信心坚守通惠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