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通行方便,节省时间,大山买了辆自行车,凤凰牌,时下卖的最好的一款。找人把车座向下调了几公分,自己私下学了很久,载人方面,先找丁睿练手,也不知道摔了人家多少回,直到可以稳稳当当载人上路,才放心让董洁坐到后座上。

陈老爷子送了他们两件军用棉大衣,又厚实又挡风,大山找个布条,把刚换过水的热水袋放董洁怀里绑紧,军大衣给她裹好,也用带子绕几圈缚紧,看着没什么问题了,才载她上路。

“你这孩子,听说你雇了二三十号人?你想闯祸是不是?”

陈老爷子家的客厅里,陈靖文正来回踱步,一副等得很焦心的样子,大山他们一进门,他立刻开口抱怨。“开厂子这么大的事,你也不先跟我打声招呼。爸,你也是,你这不是在帮他,是在害他,你知不知道?”

陈老爷子一瞪眼,“你小子胡说啥?机器是老丁找人买的,我老头子不过帮忙找了块闲置不用的厂地,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害人了?回家这半天,就见你阴着张脸,问你也不吱声。”陈老爷子一拍桌子,“你给我说说清楚。”

大山赶紧解释道:“陈叔叔,前阵子你忙,又要去外地出差,这事就没来得及跟你商量。怎么,出什么问题了?我们没做什么违法乱记的事呀。”

“就是……”陈老爷子气哼哼插嘴,“给几个农村来的娃娃找点活干,挣点小钱,争取过个好年,这是好事呀,怎么到你嘴里就成了害人了?”

“唉!”

陈靖文摇头,叹气道:“是,国家鼓励干个体,这没错。可我们工商法明文规定,雇工不能超过八个人,否则视为剥削,那就成了站到人民对立面的资本家。大山,你算算,你们雇的人超了多少?”

董洁睁大眼,“啥,还有这规定?”呃,她怎么不知道?这,这穿越者她也不是万能的,这时代,有些东西,她还真挺陌生。

大山脑子转得快,“不准超过八个人?可我们机器设备贷款都安排下去了,要辙是不可能的。陈叔叔,你看这样行不行,嗯,我们在工商局备个底,以开裁缝店干个体的名义,多报几个人名,把人给分摊开。万一有人查起来,就说,这是好几个店,大家伙只不过为了省租金,凑在一起干,你看行吗?”

第四十二章 好人有好报

跌跌撞撞算是搞定了大部分问题,三十多个人开足马力搞生产,布料用量一下子就升了上去。嗯,该去进货了。

布料生产厂家,大部分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这时候靠自己跨省去买布,一来一回路上的开销,然后自己找车往回运,林林总总加起来,并不比从市场上进货来得便宜。

董洁的一番话,给大山算是不大不小泼了盆冷水,他不得不承认,自己有些地方想的不够周全。

“哥哥想要靠大批量进货,拿到一个优惠价,并希望趁此和厂家打下良好的合作基础,这个想法不错。”她告诉大山,一些有实力的布料厂,会在比较大的城市设立自己的代销点,这个时候找上门去,如果进货数额比较大,并且能够保持长期不断购入的话,拿到一个更合理的价位,还是不成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