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页

董洁笑着安抚道:“别急,我们这回给你带来了许多时装杂志,巴黎买的,都是国外的原版,中国都没得卖。哥哥说你这一定喜欢,再没有比这个更好的礼物了。”

“真的呀?太好了!都说巴黎是时装之都,我可真想也走出去亲眼看一看,不过,能在书本上见识一下也不错……”

“张大哥,放心吧,会有机会的。”大山承诺,“咱们下一步争取聘请一些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张大哥你今后腾出手来专门做设计,设计师抽时间出去走走,比较容易有设计灵感。明年,我们还会去巴黎,到时候你也一起。我跟你讲,巴黎被称做时装之都,可真是名不虚传……”

几个人自创业时便聚在一起,一路走来算是患难之交,彼此情份已深,虽然两年未曾相见,平日里时常却有通电话。这时见面,几句话便消去了时光的隔阂。遗憾的是,黄盼弟彼时正移居乡下娘家养胎,舟车劳顿多有不便,此行却无缘得见了。

欢愉嫌日短,惆怅恨天长,转眼到了下班时候。

杨翠花抽空给赵杰挂了电话,笑嘻嘻过来道:“好了,该吃晚饭了,走,都去我家。大山,你赵哥已经去接你妈他们,交代咱们只管直接家去……”

杨翠花与赵杰的新家,位于一栋新建的高档小区里。

杨父已经不做村长好几年了,这时与老伴都住在女儿女婿家。虎头虎脑的大外孙已经是满地乱跑的年龄,老人每日里看着孩子,城里呆够了,就回村住几天,两下里随便两人住哪儿。女儿女婿都是高收入一族,为了平日里方便年龄渐长的老人出行,今年开春就托人买了辆私家车。每次坐着自家的车回乡下老家,邻里邻居羡慕的眼光,很给老人长脸。吃的方面更省心,女儿女婿谁下班早谁都会钻进厨房,或者女婿从饭店拎几个现成的菜回家。虽然已经是腰缠万贯的大老板,可女婿仍然不改过去的忠厚本分,老人于是万分庆幸当初不曾真的挡住女儿的姻缘。

见到大山他们,自然又是一番亲热。

此次人多,为着清静,也为了说话方便些,赵杰做主,把酒席摆在家里。饭菜都是饭店送过来,杨母去厨房现炒了两个青菜,灶头上架上锅,鱼啊肉啊隔水蒸热,取布垫着一道道端上来。

唐援朝和赵杰两个男人开了瓶白酒,杨母管着,不许杨父喝高度数的烈酒,却架不住老伴一再要求,到底给他添了一杯。

张牧平日里极少参加宴请,且为人向来自律,只肯和韩盼杨翠花一起倒杯啤酒慢慢喝着,“我是一点酒量都没有,再说,赵哥你们喝多了有人照顾,我自己一个人住,真要喝醉了,口渴时连杯水都没人倒,饶了我,真的不行……”

几个人边吃边说说笑笑,气氛融洽一团合睦。

杨翠花打厨房再端来一道菜,“来,尝尝这道炖活鱼,把豆腐、宽粉条子和刚捞上来的鱼炖在一起,吃过的人都叫好。闻闻,是不是味道冲鼻子的香啊?”

赵杰把别的菜略挪了挪,桌子正中腾出了地方,笑道:“对对,这是咱这疙瘩的特色菜……”

韩盼打唐翠花端着鱼一路走来,胸口就有点憋气,当鱼被放到桌子上,热气腾腾挟着鱼特有的味道扑鼻而来,她再也压不住胸口翻涌着的强烈的恶心感,脸色一白,急步冲到洗手间,好歹掀开马桶盖,便稀里哗啦吐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