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两年,这是吴涛第一次回国,除了大山在国外见过他,国内的同学、朋友和父母亲人还是第一次见他。
刘晨张罗着为吴涛接风。
刘晨在东方元素服装公司发展的非常好,他在青岛独挡一面,经常跟政府和客商打交道,爽朗好客的性子更被放大到十分。昔日同学的联络方式他手里最全,也是最常跟同学保持联络的人。
他发出几十张请贴,考虑到同学中留京发展的人数最多,地点就定在北京一家知名的大酒店。
这也算是一次同学聚会。鉴于大家都是风华正茂的社会精英,许多人开始谈朋友,本次聚会允许大家携伴参加。
两年的时间,说长不长,昔日的同学境遇却发生了天大的变化,从莘莘学子成为社会人,在各行各业、五湖四海发挥着各自的光和热。有人做了高校老师、有人进政府做公务员、有人经商、有人成为白领……
大山和董洁下车的时候,在门口遇到正从一辆出租车下来的张燕。
张燕大学毕业不久,张家便从四合院里搬走,这之后大家就很少互通消息了。她忙,大山也忙,居住在同一个城市,却只是偶尔通个电话。
乍然相遇,张燕怔了一下,脸上飞快掠过复杂的神情,最后定格在一张完美的笑脸上。
“李悠然,小洁……”她笑着迎上来打招呼,“今儿天气可真够热的……”
一辆后边跟来的出租车上又下来一人,人没站稳就急着唤张燕的名字,打断了她的话。
似乎是从她公司跟来的同事,有些事她临走前未交代清楚,因为比较急后脚追过来问。两个人谈的都是财务方面的专业术语——张燕就读外语专业时,选修了财务课程,毕业后也一直没有丢下坚持自学。
大山迟疑了一下,没有急着进去,只牵着董洁的手稍稍走开几步。
董洁静静的看着这个在一地阳光中,仍然站的笔挺自信的女人,她身上娇弱的气息一丝都没有留下。这两年加上最近一次,张燕一共跳了两次槽在三家公司做过,一次比一次高薪。如今在一家外资企业任财物主管,事业上可谓是春风得意。
“哥,现在我可是知道少年成名的坏处了。这些年大家都在进步,每次见面都有可喜的进步,只有我在原地踏步。”
董洁检讨道。她本不是多有事业心的人,只是身为时装设计师,在巴黎时装周上做时装发布,这几乎是每一个从业人员共同的梦想。从前惦记着这事,而且和哥哥两个的事业刚刚起步,她确实勤快的去努力去追求。这些年慢慢就有些懈怠了,越来越多的工作只是吩咐下去,便是一年一次的时装发布会,除了设计上不假手他人,制做上也比较少的亲力亲为,由公司的高级成衣制做班底代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