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页

节流不可能,那只能在开源上动脑筋。为了多一个创收渠道,区厂长打算扩充经营项目,第一个考虑的是硬玉,也就是翡翠。他做了市场评估,结合公司自身的优势,拿出一份详尽的报告。

大山同意了他的提案。

可是,新烦恼又出现了。翡翠的原料可不比玉石便宜,这方面又是一笔大的支出,今年的财政赤字可以预见了。一想到要打报告向总公司财务处要求拨款,区厂长就头疼。

什么样的材料既便宜,又能创造比较大的利润呢?他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

区厂长闲暇时间喜欢逛旧货市场,地摊上的东西鱼龙混杂,是个很考量眼力的活。北京的旧货市场,东西来自全国各地,许多人喜欢在里面淘宝,行内人俗称“捡漏”。

区厂长买了一块不起眼的石头。

很便宜,跟白捡也差不许多。据说是收废品的人,不知从哪里弄来的,要不是看那石头颜色挺丰富的,寻摸着是不是可以遇到个喜欢玩石头的主儿,多少换点儿钱,早不耐烦沉甸甸带着它在身边。

区厂长回来用水冲洗,是块质地通透的优质玛瑙料石。请厂里的老师傅们帮着掌掌眼,大伙最后认定,应该是产自辽宁一带。

玛瑙料石也是宝石的一种,但原材料就很便宜了。

过去做玉石也好,做什么也好,都是看料不看色,比如做一个大肚佛,只要这块料的形状可以做,不管它是什么颜色的。玛瑙颜色丰富,人们一般认为它不合适大件,只用它来做小件。做小摆件时,为了得到较为均一的颜色,往往用高温锻烧的方式,这样红会更红,黄会更黄。

区厂长很是动了一番脑筋,和厂里的雕刻大师反复磋商,最后得到一个得意作品。

大山为了董洁的玉石首饰,在厂里跟师傅商量设计时,这件作品恰好完工。

区厂长神秘兮兮的把他请到自己的办公室,“李总,你看这个东西怎么样?”

玉石虽也有颜色之别,但其颜色均一,见惯了通体一色的雕饰,这件雕刻让大山眼前一亮。

蓝色的大海边,几个孩童正戏水为乐。他们身上的衣服颜色各不相同,有的还打着补丁。贫家孩子的童真童趣刻画的入木三分,连白色的贝壳、红色的沙滩蟹都雕琢的活灵活现。

大山用手仔细摸,并且凑近了细看,怎么都看不出粘染的痕迹,不由吃惊道:“这是纯天然的,没有经过人工染色?”